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河北省涞水县电力公司在培育、开拓电力市场的工作中,确立了“小利润大市场,合利润求市场,销售产品首先销售形象”的营销方针,通过让利优惠等灵活的销售策略,帮助一批高能耗企业降低了成本,改善了经营环境,为高耗能企业走出困境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引导粮农采纳绿色生产技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题中之义。本文借助微观数据,基于内生动力和外部约束视角,采用PSM模型解析了合作社参与对粮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参加合作社对粮农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提升效果约为37.33%;但在不同生产环节合作社的技术推广效果并不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施肥环节44.12%、病虫害防控环节38.69%、秸秆收割环节30.00%。(2)对技术采纳程度的分解结果显示,合作社的技术推广效果一方面得益于提高了粮农的收益预期和生态认知水平,贡献率分别为40.60%、12.50%;另一方面源于缓解了技术采纳所面临的资金和风险约束,贡献率分别为15.60%、23.19%。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支持和引导合作社发展;而合作社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既要激发粮农的内生动力,又要缓解其面临的外部约束,同时针对不同生产环节制定差异化的技术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5大基本理念之一,发展绿色农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茶农+种植合作社"模式下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并结合4家茶叶种植合作社的案例分析了该模式下的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绿色生产激励、绿色生产监督、"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绿色生产成本及败德行为收益是影响茶农绿色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提高绿色产品收购价格、完善监督惩罚机制、构建信任合作机制、加强质量信号传递、降低交易成本能够有效作用于以上影响因素,从而提高茶农绿色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TPB-NAM整合理论,利用山东省312家蔬菜家庭农场调研数据,从内在动机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对家庭农场农田废弃物绿色处置行为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内在动机上,经济预期和个人规范均显著影响废弃物绿色处置行为,两者影响效应分别为0.239和0.164,农场的"利己"动机大于"利他"动机;经营者个人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绿色生产目标下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采用选择实验法(CE)和随机参数模型(RPL)分析了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偏好及异质性来源.结果表明:1)5类服务均能增加家庭农场参与绿色生产方案的效用水平,具体排序为:绿色技术指导>绿色产品收购>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农资供应>绿色农机服务,在上述服务下,家庭农场意向的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