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豫农棉31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30 000、35 000、45 000、55 000、65 000株·hm-2)对豫农棉31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株高、单位面积结铃数、衣分呈增加趋势,茎粗和铃重呈下降趋势,单株果枝数、籽棉产量、霜前花率和纤维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则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考虑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豫农棉31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  相似文献   
2.
冈棉 15 号是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与武汉佳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以冈 0736 为母本、冈 0857 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系谱选择选育出的转基因抗虫品系,在湖北省植棉区麦后直播生育期 100.4d,株高 105.1cm,植株塔型,茎秆有茸毛,叶片中等偏小,叶绿色,铃卵圆形且较小,铃尖突起较弱,苞叶中等大小。冈棉 15 号于 2023 年 8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棉20230003。介绍了冈棉 15 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自育棉花品种冈杂棉0623肥料效应,探讨冈杂棉0623的合理的施肥方法,加快冈杂棉0623的推广。根据“3414”肥料试验模型,2水平推荐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00、150、300kg/hm2。各个处理比对照均有增产,其中N2P2K2处理增产幅度最大为45.65%;且各个处理经济效益较对照高,其中N2P2K2经济效益最高为14768.76元/hm2。结合施肥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在鄂东棉区推广冈杂棉0623施建议肥量:150-200kg/hm2,磷肥施用量90-100kg/hm2,钾肥施用量为150-200kg/hm2。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冈棉11号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征、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赤霉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综述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控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旨在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主要数量性状对湖北省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的影响规律,采用相关、通径、主成分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67个棉花品种的产量及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数量性状中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苗期病指(97.09%);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r=0.31)、衣分(r=0.32)、霜前花率(r=0.37)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果枝、病指和铃重因子;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2.14%。建立了棉花产量与生育期、第一果枝节位、单株铃数、铃重、衣分的多元回归方程,达极显著水平,可用此回归方程来预测产量,回归系数代表该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表明铃重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5个数量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排序为单株铃数(Py8=0.452 2)铃重(Py9=0.368 6)衣分(Py12=0.325 9)第一果枝节位(Py4=0.173 3)生育期(Py1=0.169 9),表明棉花育种和栽培必须保持结铃性和铃重同步提高,同时兼顾衣分和生育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棉花(Gossypium spp.)高效综合栽培管理模式,以自育的棉花品种冈8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施氮量和施肥模式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冈86在3.3万株/hm2、低氮水平180 kg/hm2和见花一次施肥的条件下增产,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模式对冈86产量构成因素铃数、铃重和衣分没有显著影响,对冈86部分纤维品质有显著影响;不同施氮量对整齐度指数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模式对断裂比强度存在显著影响,一次见花施肥处理的断裂比强度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农业生产机械水平的提高,麦后直播棉成为棉花生产实现绿色轻简化的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麦后直播棉的生育特点,介绍了麦后直播棉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包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精量播种、合理密植、减量施肥、绿色防控等,以期为麦后直播棉绿色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给湖北省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以该省2001-2020年审定的5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重要产量、品质性状和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产量逐年增加,年平均增产  39.29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呈升高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年份呈缓慢下降趋势。相关分析显示,产量与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相关程度表现为有效穗数(0.549 1)>千粒重  (0.392 7)>株高(-0.333 2)>穗粒数(0.110 4)。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各因素与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要性状相关程度表现为有效穗数(0.821 0)>千粒重(0.811 8)>穗粒数(0.783 6)>株高(-0.162 6),且产量构成因素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今后要在适当降低株高基础上,提高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兼顾穗粒数,协调三因素间关系。品质性状分析显示,供试小麦品种主要以中筋为主,弱筋小麦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十三五"期间共审定了6了弱筋品种,占比全部弱筋小麦的66.67%。此外,楚襄1号和华麦1168达到国家强筋标准,强筋小麦有了突破,小麦品质也更多样化。抗病性状分析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缺少高抗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品种,抗性亟需加强。直接亲本统计分析,发现利用4个高使用频率直接亲本育成品种主要集中于"十三五"期间,占全部审定品种24.56%,表明20年湖北省审定品种遗传基础较狭窄。建议加强不同来源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和创新,以选育出高产、优质和多抗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审杂交棉冈099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杂交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