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林业种植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为了提高林业生态环境质量,笔者首先从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入手,具体分析了林业种植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旨在降低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概率,为人们营造健康、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联邦的森林资源及其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俄罗斯联邦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森林资源本身具有地域分布的不均匀性、变动的相对稳定性、针叶树种及成过熟林蓄积的优势性十分明显。这些特点为中俄林业合作开发亚洲地区的森林资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大豆多肽对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L.)生物生长量和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影响。将大豆多肽2号粉和3号粉分别配制成高、中、低3种浓度的水溶液,以叶面喷洒与根部灌注的方式,对生长3年的西洋参进行实验;同时观察生物生长量和人参皂苷Rb1的变化并总结规律。大豆多肽2号粉4mg/ml浓度根部灌注对西洋参生物生长量与人参皂苷Rb1增加作用最明显。研究结果为提高西洋参产量与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在西洋参的栽培种植中起到了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常规血涂片Giemsa和Wright染液联合染色,利用NikonDXMl200数码显微摄影系统进行观察,可见到粗唇能血液的红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等。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类型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进行描述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说文>中讲:谚,传言也.谚语即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作为一种潜藏于民间的世俗文化形态的典型载体,深入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嘉陵江中网箱养殖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患肌肉溃烂病病鱼和健康鱼,对比测定二者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大小等指标,以研究病鱼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病鱼和健康鱼鱼体的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健康鱼,病鱼外周血中红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白细胞数目极显著增加,红细胞有变小趋势,表明肌肉溃烂对中华倒刺鲃红细胞有一定破坏作用;相对于健康鱼,病鱼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升高,表明在病理情况下,鱼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7.
8.
9.
为了探讨刺五加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在刺五加不同器官汁液等基质培养条件下及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研究了刺五加黑斑病菌在不同时间的孢子萌发率.刺五加黑斑病菌在刺五加不同器官汁液基质培养条件下及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孢子的萌发率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在不同刺五加器官汁液基质处理条件的孢子萌发率比清水对照高,表明其各器官汁液基质更有利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其中茎基质处理的孢子萌发率最高;而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各调查时间段中,病原菌孢子萌发率都是在25℃时最高.即刺五加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0.
向枭  周兴华  罗莉  赵海鹏  文华 《水产学报》2014,38(4):538-549
为了评价不同饲料蛋氨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及体成分的影响,实验通过在半精制基础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配制成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6%、0.55%、0.85%、1.14%、1.44%和1.73%的6种等氮等能(32.09%粗蛋白质,15.82 kJ/g总能)的饲料,以初始体质量(66.76±2.29)g的吉富罗非鱼为实验对象,每种实验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实验鱼25尾,养殖系统为室内养殖系统,每天表观饱食投喂3次,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发现,随饲料蛋氨酸含量的增大,罗非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蛋白效率(PER)、饲料蛋白沉积率(PD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蛋氨酸含量为1.14%时WGR、SGR、PER均达到最大(分别为361.91%、2.73%/d和2.53%),FCR达到最低(为1.23),PDR则在蛋氨酸水平为1.44%时达到最大(47.22%)。随饲料蛋氨酸含量的增加,罗非鱼肝体比和脏体比呈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肥满度则无明显的变化;随饲料蛋氨酸含量的增加,罗非鱼肌肉粗蛋白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呈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全鱼粗蛋白、全鱼和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肌肉中组氨酸、丝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余各种氨基酸含量及肌肉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肌肉氨基酸总量(ΣTAA)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WGR、SGR、PER、PDR、FCR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胱氨酸含量为0.30%时,罗非鱼饲料中适宜的蛋氨酸水平应为1.13%~1.16%,占饲料蛋白质的3.52%~3.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