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42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温分解纤维素的易变糖丝菌菌株筛选及其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陈年堆积的畜粪堆中筛选出一个耐高温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等有机物的菌株。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糖丝菌属易变糖丝菌种中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至少可耐80℃高温,在40~50℃下能够有效地分解纤维素,在20-30℃下分解纤维素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集理论提取土壤—地形定量关系及制图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研究区地形因子的模糊聚类,提取了地形因子组合与特定土壤属性的定量隶属度关系,然后对隶属度高值区土壤进行目的性采样为隶属度函数赋值,制作研究区土层厚度连续分布图。通过野外实地验证,将观测值与图中预测值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图精度在82%左右,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进一步考察认为该模型在地形部位较低,地势较为平坦,土壤发育较好,土层较厚,成土环境相对稳定的地区预测效果更好,适用性更强。该方法能提高土壤制图效率,降低制图成本,提高制图精度,对土壤微域变异的表现更为详细,图面信息负载量更高。应用该方法制作大比例尺土壤详图不失为土壤调查与制图领域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形、生物气候条件具有明显差异的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开展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分布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青藏高原土壤碳循环过程与陆地碳库的精确预测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位于祁连山中段的阴、阳坡地形序列土壤,分析了不同坡向间以及同一坡向内随海拔高度变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阴、阳坡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但阳坡下降的速率(66%~91%)明显高于阴坡(31%~77%);阴坡土壤中碳酸钙基本淋失,通体无机碳含量较低(5.0 g kg-1),阳坡B层土壤无机碳含量是A层的2倍,表现为明显富集。阴坡和阳坡1 m土体总碳密度相当(分别为16.1~33.9 kg m-2和11.8~32.8 kg m-2),其中,阴坡以有机碳为主(占总碳密度的82%~99%),而阳坡有机碳和无机碳密度变化均较大(分别占总碳密度的27%~81%和19%~73%)。因此,坡向是影响高寒山区土壤碳垂直分布和组成的重要因素。此外,降雨量和植被类型对地形序列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也具有重要影响:降雨量每增加1 mm,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0.4 g kg-1,而淀积层(40~80 cm)土壤无机碳含量下降0.2 g kg-1;植被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富集程度。本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寒山区土壤碳循环及其碳库预测应充分考虑微地形对坡面尺度下土壤碳垂直分布、碳库组成和空间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温胁迫对拔节期水稻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了解高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机制,为水稻的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拔节期镇稻6号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1d、3d和5d的昼间(10:00-15:00)高温(35~40℃)处理,之后转入28℃条件下恢复2d,以28℃未处理水稻为对照,研究较长时间高温处理及常温恢复对水稻光合作用及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昼间高温处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中午13:00达到最低点,并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中午13:00达到最高点,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短时高温处理(5 d)后常温恢复2d,上述指标即可恢复.结论:夏季高温对拔节期水稻光合作用造成影响,且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蒸腾作用增强是降低叶温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与模糊数学的县级耕地地力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王良杰  赵玉国  郭敏  张甘霖 《土壤》2010,42(1):131-135
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为例,结合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 GIS 支持下,利用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养分含量和有效性以及立地条件 3 个方面共 14 个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指数等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可以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亚热带丘陵地区为对象,以该区4 km×3 km的5 m、10 m、15 m、20 m、25 m、30 m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建立多元线性土壤景观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预测研究区内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分布,进而比较不同分辨率DEM中土壤景观模型及其预测制图的精度。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区11 km2范围内,随着DEM栅格分辨率降低,坡度、曲率、比汇水面积(对数)频度均表现出了向其中值区集中的趋势;地形因子的这一变化规律对土壤景观模型的影响较小,例如模型的变量、变量系数及R2在不同分辨率DEM中的差异很小;但地形因子的这一变化规律对模型预测制图的精度具有较大影响,各项指标均说明,模型在10~25 m DEM中的制图精度较高,而在更高分辨率(5 m)或更低分辨率(30 m)DEM中较低。本研究结果对其他亚热带丘陵地区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SQL Server 2000的温室监控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监控数据库系统划分成参数采集库、参数设定库、经济成本库、作物生态数据库以及设备管理库,并采用SQL Server 2000构建和管理温室环境监控数据库系统,介绍了开发这一系统的具体步骤、方法以及OLE DB和ADO的数据库应用编程。  相似文献   
9.
土壤压实指标在城市土壤评价中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通过测定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下的52个样点的紧实度、容重和孔隙度3个压实指标来反映城市土壤的压实程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大多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实,部分压实严重,可能限制植物的生长。不同压实指标在反映土壤压实程度上基本一致,它们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相互转换。但紧实度指标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在同一质地或质地相近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的压实程度。与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相比,通气孔隙度在反映土壤压实时更为敏感。所以在进行城市土壤压实状况评价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土壤压实程度指标,但就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来说,容重比紧实度和孔隙度指标一般更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0.
光质对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和碳酸酐酶活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字花科植物诸葛菜和油菜组培苗为试材,研究4种不同光质对组培苗叶绿素含量、碳酸酐酶活性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混合光能明显促进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碳酸酐酶活性,植株形态建成最佳,但是对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认为红蓝混合光(灯)能提高组培苗的光合自养能力,适合作为组培室光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