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2.
以秦烟9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二次打顶措施对烤烟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二次打顶后,产量略有降低,平均减少5.55%,但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都大幅提升,平均分别增加了7.02%、13.33%、8.35%。这表明二次打顶可不同程度上影响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豫西烟区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是多家工业主要原料来源地区,但近年来受干旱影响,出现烟叶晚熟、品质降低等问题。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大田生育期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其打顶后叶面喷施脱落酸(200μmol/L)、茉莉酸(100μmol/L)、乙烯利(1 000 mg/L)处理后的大田生育期、常规化学成分、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相关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喷施脱落酸、茉莉酸、乙烯利处理的生育期相比对照分别提前了14、15、21 d;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均使烤后烟叶中的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烟碱、总氮、氯含量降低,钾氯比、糖碱比提高,其中乙烯利处理的化学成分更协调;3个处理与对照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关系均表现为清水处理>脱落酸处理>茉莉酸处理>乙烯利处理;喷施脱落酸、茉莉酸、乙烯利处理后烟叶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NtNR、NtGS、NtSPS、NtSS)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云烟87打顶后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缩短生育期,提高烟叶品质,且乙烯利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优,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豫西旱地栽培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豫西烟区生态条件的烤烟新品种,于2019年,以当地主栽品种秦烟96、云烟87为对照,对延安1号、云烟116、NC89、云烟99、豫烟13号和秦烟201这6个引进品种的生态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豫烟13号大田生育期最长,烟株顶部6片叶一次成熟,叶片成熟度最好,叶片宽圆,耐烘烤,原烟质量高,产量、均价、...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降解性能、增温保墒效果,及其对烤烟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与普通地膜没有差异,能够满足机械化覆膜的要求;其降解性能较好,不同配方的地膜降解速率不同;在降解破裂前的增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同,对烟株的生长发育和烟叶的经济效益无影响,并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积极作用。总体来讲,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具备普通地膜的功能,能够满足烤烟生长发育需求,可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烟叶农药残留是影响卷烟原料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造成污染环境和农残超标现象。本文分析了农药残留的现状、农残的来源和管控措施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如何解决当前农药残留问题,为提高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对豫西烟区烟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摸清了烟草病毒病、黑胫病、根结线虫病、赤星病、角斑病、野火病,烟蚜、烟青虫等"六病两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当地生产条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