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1篇
  1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生态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具有原双隐性核不育材料(117AB)恢复源广、配盒和强、易选配强优势组合的优点,又有胸质不育三系材料(陕2A、PO1 imaCMS)不育株率高的特点,以异地播期试验探讨其育性变化、以微粉株自交及授粉结实率探讨微粉活力,结果表明,H90S在低温短日照下表现为不育,在高温长日下为可育,可以实现本地正季制种和异地夏季繁殖。各年份之间不育株自交结实率因当年气候而改变。微粉花朵授精结实率较低。该材料杂种优势强,选配的4个组合在预备试验中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0.5%-27.8%,在大区对比中比油研七号增产8.5%-12.3%。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商薯19作对照,2020年引进9个淀粉型甘薯品种在贵州省思南县进行鉴定与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黔东地区种植的优质淀粉型甘薯品种,为当地品种更新换代和促进淀粉加工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初步表明:在本试验生态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下,10个参试品种中,渝薯17、渝薯15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均比对照商薯19增产达极显著,薯干率、淀粉含量均比对照高,差异达极显著,且薯型好,大中薯率高,单株产量高;渝薯27淀粉含量高,淀粉产量比对照增产18%以上,增产极显著,适宜企业自种加工淀粉。  相似文献   
4.
运用三元二次通用正交施转组合设计研究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成熟期根冠比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仅有施氮量的一次效应对根冠比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三因子对根冠比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氮肥〉钾肥〉密度。根冠比与产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臻油89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利用隐性核不育材料转育成的优质不育系与具有相同品质性状的恢复系配制成功的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2010年12月13日通过贵州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次主任委员会议审定(编号为:黔审油2010003号).本文着重介绍了该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性状、抗逆性、适应性,在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及相应的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油研九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油莱群体各部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下油菜的主序、一次和二次分枝的同一品质性状间无显著差异.各种施氮量对油菜的主序、一次和二次分枝各品质性状的影响是相同的;每种施氮量下不同枝序各品质性状的平均值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品质性状在枝序间的变化趋势表现为越下部的分枝.硫甙、蛋白质和含油率越低.而芥酸含量越高;每种施氮量下不同角果层次的各品质性状的平均值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现趋势为硫甙、蛋白质、含油率从上至下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减,芥酸则随角果层位的增高而增加。因此.从不同施氮量对群体的主序、一次和二次分枝,不同角果层、不同枝序各品质性状的影响看.要保证油研九号的品质.每hm^2的纯氮施用量应为150kg。  相似文献   
7.
施氮量对黄籽双低杂交油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油研9号、油研10号不同施氮量的根、叶片、茎枝蕾花角果干物重、单株干物重、单株干鲜比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0~375kg·hm-2的单株根、叶片干物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生育进程先增后降,单株根干物重初花期达最大值,平均为15.45~30.60g,单株叶片干物重现蕾期、初花期达最大值,平均为14.00~27.25g和35.85~41.10g;单株茎技蕾花角果干物重、单株干物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成熟期施氮量达最大(375kg·hm-2)时则降低,并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达最大值,平均为89.00~206.51g和99.30~225.71g;单株干鲜比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达最大值,平均为22.16%~33.21%.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对产量、产油量、品质性状、经济效益和植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栽培平均产量3 177.25 kg/hm2,平均产油量1 408.57 kg/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产37.96%和32.2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产值7 625.4元/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加2 098.2元/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纯收益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高产栽培平均含油量及平均油酸含量均降低,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饼粕蛋白质含量增加,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的7个品质性状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获得高产的同时,品质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对油研10号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直播栽培方式下氮、磷、钾与油研10号油菜品种产量、产油量、含油率、芥酸、硫甙、饼粕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水平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产油量、芥酸呈逐渐降低趋势,含油率和饼粕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芥酸、含油率、饼粕蛋白质含量与施磷量间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关系,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同时获得产量200kg·667m-2和产油量85kg·667m-2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分别为纯氮6.46~7.59kg·667m-2、P2O5(磷肥)6.58~8.42kg·667m-2、K2O(钾肥)10.37~13.63kg·667m-2和纯氮9.06kg·667m-2、P2O5(磷肥)6.20~8.80kg·667m-2、K2O(钾肥)9.69~14.31kg·667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直播密度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密度与施氮量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产量与密度间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产量和群体有效角果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密度增加而减少;施氮量对菜籽含油率、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对硫甙和芥酸影响小,密度对含油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蛋白质、硫甙和芥酸的含量无明显影响,高产的同时能够保证品质.本试验条件下油研九号获高产的直播密度为29.09×104~33×104株/hm2,施氮量为18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