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对畜禽疾病的防治显得十分重要.但是既直接危害畜禽,又传播疾病的体表寄生昆虫在河南省畜禽中流行的资料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河南省进行全面调查.首先根据省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结合畜禽的饲养情况在10个大行政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45个县市为调查点.在各调查点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畜禽体表和畜禽所在圈内采集虫体.所采集的虫体经处理后镜检鉴定到种.这次调查,检查各种畜禽4325头(只).其中马属动物217匹,牛573头,羊848只,猪888头,鸡829只,鸭222只,  相似文献   
2.
对洛阳地区家禽寄生虫病开展了全面性的调查。首先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县市为调查点,卢氏、栾川代表山区;临汝,陕县代表丘陵;偃师、孟津和洛阳郊区代表平原.然后各调查点根据品种,年龄等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家禽作被检动物。调查结果确定出的优势种有:鸡蛔虫、鸡棘沟赖利绦虫等,这些虫种都是急需防制对象。  相似文献   
3.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调查与综合防制配套技术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个年度对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调查,制定了本类疾病综合防制配套技术,并在8个县(市)、区的23个猪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场本类疾病发病率下降32.5%,仔猪死亡率下降18.2%。  相似文献   
4.
在鸡毒支原体病血清学调查和临床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鸡毒支原体病的综合防制研究。7县(市)、区18个鸡场的试验表明,试验鸡群产蛋高峰期比对照组延长19d,72周龄单产总蛋数增加23.54枚;种蛋受精率提高5.26%,孵化率提高3.84%;总病死率下降7.1%。  相似文献   
5.
马属动物是农村的役畜,又是肉皮的来源之一,因此,洛阳地区还着大批的马属动物。现在马属动物的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控制,寄生虫病的防治显得重要,但洛阳地区马属动物寄生虫方面的资料很少,为了摸清洛阳地区马属动物寄生虫的流行情况,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的马的寄生虫进行全面性的调查。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别和饲养量选择有代表性的临汝、偃师、陕县、盂津和洛阳郊区等五个县区为调查点.各调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民庭院养殖业经济效益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牧业发展迅猛。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同是养殖户 ,养殖收益不同 ,其根本原因是畜禽养殖的科技含量差异问题。笔者就目前农户庭院养殖业现状 ,阐述了农民如何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进行科学养殖和提高养殖效益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3个年度对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调查,制定了本类疾病综合防制配套技术,并在8个县(市)、区的23个猪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场本类疾病发病率下降32.5%。仔猪死亡率下降18.2%。  相似文献   
8.
我们根据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在洛阳地区15个县市的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汝州、偃师、陕县、卢氏、栾川、孟津和洛阳郊区等7个县市为调查点。然后根据各调查点的自然条件,饲养情况以及牛的品种和年龄等条件组织牛作为被检动物.对被检的牛体内、体表寄生虫采集完整的虫体,原虫制血片,蠕虫采用蠕虫完全剖检法采集虫体。各种标本经处理后镜检定种。这次调查,共检查348头牛,其中采用蠕虫学完全  相似文献   
9.
马传染性贫血是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一种病毒病。1971年传入平顶山地区,1978年达到流行高峰,疫情曾波及当地四县两市,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我市积极开展群防群制活动,采取了清群、扑杀、消毒、免疫等综合防制措施,历经25年的不懈努力,达到了国家农业部部颁该病考核验收的最高档次-稳定控制区标准,创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综合防制家畜传染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首先根据地形、气候和畜禽饲养情况选择了临汝、陕县、卢氏、栾川、偃师、孟津和洛阳郊区等7个县区作为人畜共患病的调查点。共调查家畜1339头(只),其中猪305头,马属动物23匹,牛348头,羊305只,狗3只,猫6只,兔112只,鸡201只,鸭38只.查出引起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寄生虫26种;其中有吸虫7种、绦虫4种、线虫9种、棘头虫1种;昆虫3种;原虫2种。并查清各种寄生虫的寄生部位,感染强度;感染率和分布情况等,为洛阳地区今后防治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