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获得具高效溶磷能力的溶磷真菌,本研究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5株具有溶解Ca3(PO4)2、AlPO4、FePO4及磷矿粉能力的高效菌株,分别命名为Z2、Z3、Z8、T4和Y2,分析了其对不同磷源的溶解能力,复配了最优溶磷组合同时评价了最优组合固定化回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菌株Z2为黄色蓝状菌(Talaromyces flavus),Z3为绳状篮状菌(Talaromyces funiculosus),Z8为黑曲霉(Aspergilus niger),T4为嗜松蓝状菌(Talaromyces pinophilus),Y2为糙刺蓝状菌(Talaromyces trachyspermus)。培养11 d内,Z2、Z3、Z8、T4及Y2对Ca3(PO4)2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610.51 mg/mL、674.39 mg/mL、687.10 mg/mL、667.06 mg/mL和629.08 mg/m L,对Al PO4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485.76 mg/mL、505.59 mg/mL、559.72 mg/m L、495.97 mg/mL和540.02 mg/mL,对FePO4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504.60 mg/mL、511.57 mg/m L、553.21 mg/mL、508.23 mg/m L和520.42 mg/mL以及对磷矿粉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139.78mg/mL、135.31mg/mL、159.03mg/mL、154.61mg/m L和154.43mg/mL。溶磷过程中,溶磷量与pH值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并测得5株真菌释放有机酸含量分别为228.6 mL/L、91.5 mL/L、7 254.1 mL/L、314.4 mL/L和284.6 mL/L。对无拮抗反应的菌株进行随机复配组合,发现菌株Z3、Z8和Y2组成的复配组合溶磷能力最强,其对Ca3(PO4)2溶磷量高达779.94 mg/m L。最优复配组合包埋固定回用至土壤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得到明显提升,最高效磷含量可增长至113.5 mg/kg,增长率为127.3%。本研究为微生物溶磷菌肥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也可为今后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2018年夏季对常州市永安河小流域10个样点进行浮游藻类及环境因子的监测,运用生物完整性的方法和理论,构建夏季永安河小流域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夏季永安河小流域水生态健康状态.[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筛选确定参照河流及参照点,对20个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筛选、判别能力分析、参数间相关性分析等.[结果]获得了永安河小流域丰水期P-IBI指数的5个核心指标:藻类属的总数、硅藻属数量比例、小环藻属密度百分比、细小平裂藻属细胞密度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采用比值法统一各参数的量纲,累加后得到丰水期太湖P-IBI分值,并划分健康评价标准.[结论]应用P-IBI对研究区域水生态进行评价,1个样点评价结果为健康,7个样点评价结果为亚健康,2个样点评价结果为一般.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抗性基因具有可复制、可传播并能稳定表达的特点,其在不同的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潜在风险.对水体环境中ARGs的分布、转移与去除情况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从ARGs的转移机制和去除工艺的改良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