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蜂缘蝽是引起大豆“症青”的重要原因。为探究该虫在山东地区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本研究利用信息素诱捕的方式对桶型诱捕器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监测了点蜂缘蝽在不同作物上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优于桶型诱捕器;小麦是点蜂缘蝽重要的春季寄主,4月中旬为高发期;大豆和玉米田高发期集中在7—8月。小麦、玉米、大豆上点蜂缘蝽的发生规律均与其生活史保持一致。山东不同区域点蜂缘蝽动态差异不显著,同一区域不同年份间也无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及时有效防治点蜂缘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病毒病是引起甘薯品质降低和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已报道30多种能侵染甘薯的病毒~([1,2])。山东省是甘薯种植大省,病毒种类近10种~([3,4])。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 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是为害甘薯的主要病毒,在全国甘薯种植区广泛分布~([5,6])。甘薯病毒2(Sweet potato virus 2,SPV2)为Potyvirus的一个暂定种,多与同属的其他病毒混合侵染~([7])。多重PCR技术由Chamberian等~([8])1988年首次提出,可实现多基因的同时扩增,具有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优点,已初  相似文献   
3.
2005年山东首次发现大面积鸡腿菇黑斑病(轮枝霉病)。经采样分离纯化、镜检、培养及回接鉴定,初步确定其病原菌为鸡腿菇轮枝孢霉(Verticilliumsp.)。文中介绍了该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因素分析,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应用SPSS软件进行农药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SPSS软件是国际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具有方便、可靠、功能丰富的特点。应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可以不必说明算法,其统计结果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本文介绍了应用SPSS软件对农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致死中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甘薯褪绿斑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fleck virus, SPCFV)在山东省的发生及遗传进化情况,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采集了131份甘薯样品,针对SPCFV进行病毒检测、全基因序列扩增、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SPCFV两年的检出率分别为7.1%和5.6%,所有SPCFV感染样品中皆为SPCFV与其他病毒的复合侵染。通过RACE和RT-PCR获得CFV-SD1和CFV-SD2两个全基因组序列,全长均为9 105 bp;与已报道分离物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2.9%~89.5%。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所有SPCFV分离物聚为两簇。且从不同样品中获得6个SPCFV山东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序列,基于CP氨基酸序列开展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山东分离物均归于亚洲类群的第一簇(Asian isolates 1)。氨基酸偏好性分析显示,CP氨基酸序列N端前35位同样存在多变区。本研究表明了山东省已成为SPCFV的常发区域,且病毒群体存在多样性,研究结果为指导SPCFV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病虫害是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由镰孢菌属(Fusarium)引起的根腐病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1]。该病害通过破坏维管束影响水和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从而减少光合作用进而导致植物过早死亡[2]。根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主要侵染大豆茎基部至根部,引起根茎腐烂,一般田块减产10%~30%,重病田块减产达60%以上,严重时甚至造成绝产[3]。  相似文献   
7.
50%丙炔氟草胺(速收)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丙炔氟草胺(速收)可湿性粉剂是一种芽前除草剂。为了解其在花生上应用的安全性、除草效果,并评估其在花生田推广应用的前景,在平度市花生田做了有关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从吉林省松原市田间表现黄化曲叶症状的番茄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JLSY,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基因组全长2781 bp,共编码6个ORF。序列比对表明,JLSY基因组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安徽分离物(FN650807)相似性最高,为99.5%,而与其他双生病毒的序列相似性低于89%。经系统进化分析,该病毒分离物属于TYLCV以色列株系(TYLCV-IL)。这是首次在我国吉林省检测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相似文献   
9.
辛志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49-3751
[目的]为了更好地防治桃园害虫桃一点斑叶蝉。[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桃一点斑叶蝉种群在桃树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的空间格局,并用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分布的原因。[结果]自5月下旬到10月上旬,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树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均呈聚集分布,且各聚集度指标大致相近。桃一点斑叶蝉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在7月中旬和7月底至8月上旬,桃一点斑叶蝉的种群密度较高,平均拥挤度较大。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树树冠上呈聚集分布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结论]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树不同方向上均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0.
2015—2017年对采自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及陕西等省份的具有TuMV症状的大白菜、萝卜样品进行检测,测序获得了214个TuMV CP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个特点:各地大白菜、萝卜TuMV CP序列分离物大致归属于world-B和basal-BR 2个组;TuMV分离物归属既有寄主关联性,又有地域性;同一地点的物种内TuMV分离物表现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多样性。研究结果为十字花科蔬菜抗TuMV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