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在林业的运营发展中,木材的检验过程是不可以忽视的重要环节。木材检验是木材产品运营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将从对木材检验的必要性着手,研究木材检验的作用,并且指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用来保障木材检验工作的顺利完善进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部典型树种功能性状地理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东北林区典型喜光树种和耐阴树种为对象,探讨功能性状沿地理梯度的变化格局及其成因,为科学预测典型树种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标准化主轴回归法检验树高、比叶面积、木质密度3个性状的种内关联性;采取偏相关分析法计算功能性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树高、比叶面积和木质密度3个性状在种内没有显著的关联性。植物性状的地理分布格局随树种而变化,白桦、水曲柳、色木槭的树高随经度增加而减小;山杨、水曲柳和色木槭的树高随纬度增加而减小;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高随海拔增加而增大。白桦和山杨的比叶面积随经度增加而减小,水曲柳和色木槭的比叶面积随经度增加而增大;白桦、山杨、水曲柳的比叶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色木槭的木质密度随经度增加而增大;蒙古栎的木质密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植物性状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显示,白桦的树高与年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白桦、山杨、蒙古栎、水曲柳、红松的树高与年降水量显著正相关;白桦的比叶面积与年降水量显著负相关,蒙古栎、山杨和水曲柳的比叶面积与年均温度显著负相关;蒙古栎的木质密度与年均温度显著正相关,色木槭的木质密度则与年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结论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机制随着树种变化而变化。总体上,树高和比叶面积分别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木质密度相对稳定,受气候因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验鼠李个体大小对其生殖分配的影响,比较相同径级雌雄鼠李生殖分配的差异,探讨鼠李可能存在的生殖耗费补偿机制, 对今后雌雄异株植物生理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提供论据支撑。方法在鼠李的花期和果期选择当年进行繁殖活动且生长状况与立地条件类似的植株作为调查样本,对每株鼠李的性别、叶生物量、花生物量(花期)、果生物量(果期雌株)进行了调查,通过Li-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比较不同性别鼠李叶片的光合能力。结果(1) 大径级鼠李的生殖生物量与营养生物量均显著大于小径级鼠李(P < 0.05)。(2) 相同径级鼠李雌株的生殖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雄株(P < 0.05),雌雄鼠李的营养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P > 0.05)。(3) 当光强处于500 ~2 000 μmol/(m2?s)时,鼠李雌株单位叶面积的光合速率大于雄株。结论研究区域内鼠李的个体大小对其生殖分配有显著影响,这是不同个体可利用资源总量不同造成的。鼠李雌株相较于雄株,并没有因较高的生殖耗费而缩减对营养生长的投入。鼠李雌株通过光合作用获得了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来满足其生殖和营养生长过程需要,这种较强的光合能力是雌株在较高繁殖压力下进化出的一种生殖耗费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家各行各业都以一种全新的势头向前发展。就我国林业企业来看,近年来高速发展,木材检验技术也得到空前的提高。科学而合理的木材检验技术不但可以保证木材的质量,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提升木材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的浪费。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木材检验技术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从木材检验技术发展遇到的问题入手,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孟昕  辛本花  石娟 《植物保护学报》2023,50(6):1411-1418
松树蜂Sirex noctilio是一种原产于欧洲各国、蒙古国、格鲁吉亚共和国和北非国家的松科林木蛀干害虫,属于国际上重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其雌成虫产卵时向寄主树干注射毒液和共生真菌——网隙裂粉韧革菌Amylostereum areolatum。一般认为毒液能削弱寄主林木的防御能力,是导致寄主树木针叶出现变黄、枯萎等早期病理症状的主导因素,也是为共生真菌侵染创造条件的“条件作用剂”。毒液和共生真菌均不能单独致死林木,只有两者联合作用才会对寄主林木有致死性。该文综述了松树蜂毒液成分及性质、寄主松树对毒液的生理响应和松树蜂毒液作用的分子机制,并对植物激素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有助于促进毒-菌致寄主林木受害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基于植物激素免疫诱抗剂等新防控途径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欧洲榆小蠹Scolytus multistriatus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根据其全球分布数据和筛选出的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其在当前气候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结果显示,所建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大于0.9,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利用刀切法对筛选出的环境变量进行分析后发现,12月平均最低温度对欧洲榆小蠹在全球的分布影响最大,同时也提供了最多的特有信息。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欧洲榆小蠹在全球的潜在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15° N~70° N和20° S~60° S之间,包括北美洲中部及南部、南美洲南部及东南沿海、欧洲、非洲中部、亚洲东部和大洋洲,适生区总面积约4.62×107 km2。欧洲榆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分布于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适生区总面积约为3.27×106 km2。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欧洲榆小蠹的适生区面积将会扩大,并在SSP585(2081—2100年)情境下达到最大,为5.93×107 km2。鉴于欧洲榆小蠹在我国具有较广的适生区,建议加强对其的检验检疫力度,防止其侵入我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