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SPAD值的木薯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木薯叶绿素含量的非破坏性快速测定方法,在测量叶片SPAD值、比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基础上构建通过SPAD值预测总叶绿素含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叶绿素a对于SPAD值的贡献率大于叶绿素b;比叶面积和叶位显著影响SPAD值与总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在SPAD值预测总叶绿素含量的模型中导入比叶面积和叶位2个自变量可提高预测总叶绿素含量的精度;基于SPAD值、比叶面积、叶位预测总叶绿素含量的模型为C=-4.51+0.092 5 Spv+0.039 9 Sa+0.145 0(Lp)。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休闲旅游农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业态多种多样、经营管理参差不齐,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投资经营风险、生态环境安全、设施设备和人身安全、法律安全、食物安全5个方面。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为投资主体、市场发育程度、法律法规健全程度、消费者素质等。提出休闲旅游农业的安全保障机制构建,应围绕健全法律制度和完善政府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游客安全教育制度4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水稻结实期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向穗部再转移对于提高水稻结实率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为了探讨非结构性物质再转移能力的评价方法,以种植于海南的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遮光条件下穗部干物质增加速率与结实期茎叶部干物质减少速率、非结构性物质含量减少速率、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茎叶部干物质减少速率、非结构性物质含量的减少速率、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1、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2与穗部干物质增加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2的回归系数0.792 5最大,其次为非结构性物质含量的减少速率的回归系数0.7328.利用结实期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减少速率2和非结构性物质含量的减少速率更快捷客观地评价水稻非结构性物质再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辽宁受灾农作物3010万亩,一些地方,几十万亩农地连片绝收。"中原粮仓"河南,受旱区域涉及郑州、平顶山等13个省辖市,农作物受灾3244.53万亩,绝收279.32万亩。两地旱情均为63年以来罕见。在农业长期以来的抗旱历程中,农田水利设施被视为"减压  相似文献   
5.
农村家庭是中国林业中的活跃部分。根据1999年的农业统计:76%的果园,53%的经济林和22%的用材林是由家庭经营的(国家统计局2001年)。在农村家庭林中,小规模种植占主要地位。本文将农村小规模家庭称作小农。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变,林业机构正处于从引进项目的直接投资者到为大小林业经理们提供服务的过渡中。小农可能会成为政府在林业上提供服务的重要的目标人群。这不仅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而且因为这些生产者们迫切需要一整套的服务,不仅包括种植规划方面的技术支持,而且包括提供优质树苗,或树苗来源、质量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热带地区水稻非结构性物质的积累及其再转移特性,深入了解热带地区水稻产量的形成特点,以种植于海南的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抽穗期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含量及其抽穗后0~14d在遮光条件下向穗部再转移速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为314.7~553.85 g/m2,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杂交稻大于常规稻,杂交稻中籼型大于粳型;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再转移速度为9.45~21.75 g/(d·m2),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籼型杂交稻大于粳型杂交稻和常规稻;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含量为44.51%~51.48%,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并且非结构性物质含量对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呈显著的正效应;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和含量较高的品种具有稳产和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进行评价,为政府有关部门布置下一步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农业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以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共选取了4类20个指标,构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系数法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总体来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不断增强,且近年来呈现出快速提升的态势。从分类指标来看,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水平、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均呈上升态势,但农业资源减量投入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建议】应构建长期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激励机制,加快生态文明视域下农业科技体系的完善,强化农民的循环经济意识,进一步提升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以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增加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政府支农投入强调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主、鼓励农民修建并维护一些微型农田水利设施及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几个方面探析了河北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9.
果树施用酵素菌肥的试验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2001年对苹果、梨、桃、葡萄施用酵素菌肥试验表明,酵素菌肥能改善树体营养,提高果实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减缓施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海南水稻氮肥运筹达到提高产量、减少施肥对环境污染的目的,以籼型杂交稻特优669为材料,研究减少水稻前期氮肥施用量并延缓氮肥施用时期(减缓施肥)与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缓施肥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分蘖数少、植株矮小、叶面积小、干物质积累少,在结实期叶面积减少缓慢、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较高;减缓施肥在减少氮、磷、钾肥施用量的条件下,通过较高成穗率弥补前期分蘖数少,以较高成穗率和高结实率获得了比习惯施肥略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