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的品质,今后只有优质粮食才按保护价收购。但目前我省早季种植的杂交稻及常规稻,多数品质偏差,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优质已成为早稻育种的重要目标和生产上的迫切需要。亚花1号是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TG002(籼)与皖恢1号(粳)杂交,利用F1花药培养加快稳定的生物技术培育成功的优质早稻新品种。1997年获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金奖和最畅销产品奖。为了加速亚花1号在我省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利用,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2.
花优63是福建农大遗传所与省种子总站协作,用三系不育系花1A与恢复系明恢63配制成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它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产量高等特性。1998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在闽侯县和邵武市作为优质米开发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3.
以每丛插植不同谷粒数苗、不同插植密度、不同施氮量和同氮量下不同时期追肥比例等来研究光优6063的有关高产栽培措施,结果表明:丛插1粒谷苗与2粒谷苗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插植密度为20cm×16.7cm 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光优6063是个较耐肥的组合。每公顷施氮量180kg 的产量最高。且在较高氮肥水平下每公斤氮的稻谷转化率高于低氮水平下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秧龄对杂交晚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析了4种秧龄对6个杂交稻组合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性状都极显著地受到秧龄的影响,适宜移栽秧龄为25d,并对25d秧龄的汕优669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