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养殖蝴蝶必须确立好的种源地,不断补充养殖种群数量,并对养殖种群进行复壮。重庆范围内碧凤蝶的种源地是天然植被良好、阔叶林、灌丛多的城口、江津、北碚、石柱、武隆等地,每年3-10月都可能从野外获得种源,但最容易获得的时间是5,8,.9月份。人工养殖碧凤蝶幼虫的温湿度范围分别是7~31℃,52%~97%,养殖用饲料为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在此温度范围内,幼虫生长期的长短与养殖温度的升高成负相关的关系,其回归系数是-2.570;相关系数为-0.9608,2者显著相关,即随着温度的增加,幼虫生长显著加快。这些资料和数据对于碧凤蝶的规模养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工养殖蝴蝶必须确立好的种源地,不断补充养殖种群数量,并对养殖种群进行复壮.重庆范围内碧凤蝶的种源地是天然植被良好、阔叶林、灌丛多的城口、江津、北碚、石柱、武隆等地,每年3-10月都可能从野外获得种源,但最容易获得的时间是5,8,9月份.人工养殖碧凤蝶幼虫的温湿度范围分别是7~31℃,52%~97%,养殖用饲料为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在此温度范围内,幼虫生长期的长短与养殖温度的升高成负相关的关系,其回归系数是-2.570;相关系数为-0.9608,2者显著相关,即随着温度的增加,幼虫生长显著加快.这些资料和数据对于碧凤蝶的规模养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于2000—2003年对三峡库区蝶类进行了补充调查。结果表明已知三峡库区分布蝶类406种,隶属于12科;177属。  相似文献   
4.
通过参考前人的文献以及重庆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历年采集并保存的标本,加上调查采集的种类,得出重庆市蛾类资源有34科,598属,1 014种.其中夜蛾科最多有219种,其次是螟蛾科200种,第三是尺蛾科,130种.  相似文献   
5.
巴黎翠凤蝶是1种限于东洋区分布的蝴蝶,以后翅中室的大色斑非常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而成为1种观赏性很强的昆虫,却几乎没有其生物学和养殖技术方面的报道。1998至2004年三峡库区和重庆市的调查表明,巴黎翠凤蝶主要分布在石柱、城口、巫溪、武隆等地海拔500~1000m的范围内;在此区域,它是1个常见种;其主要栖息环境是山坡灌丛和阔叶林,主要寄主植物是飞龙掌血ToddaliaasiaticaLam。从4月到9月三峡库区都有巴黎翠凤蝶出现,在5月形成1个小高峰,在7月和8月形成2个较大高峰,据此估计,三峡库区巴黎翠凤蝶1a3代的可能性最大。巴黎翠凤蝶的卵单独产于寄主植物的老熟叶片上,卵期约4~5d;幼虫龄期25~30d,分为5龄,独栖性,均栖于叶表;缢蛹,一般附着于寄主枝、叶下侧,蛹期12~15d。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眼蝶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眼蝶分布的环境分为4个植被型,23个生境类型,55个小生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记载过87种眼蝶,该研究见到73种,它们中有6个优势种(以黛眼蝶属的种类居多),30个常见种,23个少见种和14个罕见种。它们与小生境的关系表现出下列特点:(1)55种(占重庆眼蝶的75.3%)仅分布在1-8个小生境中;24种(占重庆眼蝶的32.9%)仅分布在1-2个小生境中,表明了眼蝶对微环境的敏感性。(2)每种个体数仅出现在1个小生境中的眼蝶种类和各种眼蝶占有小生境数,均以森林中最多,表明重庆的眼蝶与森林关系最密切。(3)眼蝶的最适小生境和高数值多度出现的小生境都属于阔叶林和山坡灌丛的生境类型。(4)重庆分布的眼蝶的最适海拔高度是500-1000m。(5)森林植被型的小生境间相似性最低,相似性系数的数值较为分散,且变幅大,可见森林植被型的小生境间种类组成差异最大,从而表明其环境复杂性高。  相似文献   
7.
重庆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长江三峡库区西段及四川盆地东部,是一个典型的过渡性自然环境。重庆山多、河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在这样的环境里,已知分布蝴蝶454种,隶属于12科,186属,其中东洋种297个,占重庆市蝶类的65.4%(297/454)。根据植被、地貌可将重庆分为:盆东平行岭谷栽培植被一弄蝶小区,武陵山针叶植被一蛱蝶小区,大巴山阔叶植被一眼蝶小区,它们相互之间的区系相异性系数依次为:0.5879,0.6916,0.6529,充分表明小区间环境和蝶类组成均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北西部蝶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至2000年,开展了重庆市范围内乌江以来,长江以南的属于武陵山区的12个县(区),分别位于武陵山区的西部和北部的蝶类的资源调查,由于历年来调查的结果尚不够系统完整,又于2000年和2001年对本区蝶类进行了补充调查,调查了武隆、酉阳、秀山。调查得知武陵山北西部分布蝶类318种,隶属于12科,149属。  相似文献   
9.
1998年至2000年,开展了重庆市范围内乌江以东,长江以南的属于武陵山区的12个县(区),分别位于武陵山区的西部和北部的蝶类的资源调查,由于历年来调查的结果尚不够系统完整,又于2000年和2001年对本区蝶类进行了补充调查,调查了武隆、酉阳、秀山.调查得知武陵山北西部分布蝶类318种,隶属于12科,149属.  相似文献   
10.
我国蝴蝶中,翅面斑纹是暖色调的种类不多,红色的种类更少,红锯蛱蝶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成虫喜爱飞翔而色彩艳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赏蝴蝶.在重庆地区,红锯蛱蝶分布在海拔400~1 000 m的生境里,其中,分布在500~600 m占多数;从1998年2004年调查数据表明主要集中在山坡灌丛,阔叶林、针叶林也有分布;重庆武隆、巫山、石柱等地均采集到[1].三峡库区红锯蛱蝶取食杯叶西蕃莲Passiflora cupiformis Mast.,卵聚集产于寄主植物的叶面,一个卵块可达几十粒以上.饲养幼虫龄期6或5龄;初龄幼虫有群集性,数量较多.悬蛹,悬挂在植物的枝、叶上.卵期7 d左右,蛹期10~20 d;从卵发育成蝶约需1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