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水温(16.0±0.7)℃条件下,研究了延迟投饵对齐口裂腹鱼仔鱼摄食、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设置22个试验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0尾仔鱼,其中D0组为对照组(仔鱼开口即开始投饵),D1~D20组分别延迟1~20 d投饵,试验第22 d,完全饥饿组仔鱼全部死亡,因此D21组为完全饥饿组。试验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仔鱼7日龄时初次开口摄食,摄食率为13.33%,初次摄食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递增,14日龄达到最高(摄食率86.67%);饥饿不可逆点(PNR)出现在19~20日龄。延迟投饵0~2 d的试验组,其仔鱼存活率均高于90%,并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延迟投饵3 d以上,仔鱼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延迟投饵10 d以上,仔鱼存活率急剧下降;完全饥饿21 d,仔鱼全部死亡。随着延迟投饵时间的增加,仔鱼的全长、体质量呈现递减的趋势,甚至出现负增长,试验结束时,对照组仔鱼的全长和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各延迟投饵组(P0.05)。综合仔鱼的摄食情况及其全长和体质量的变化等,齐口裂腹鱼初次投饵时间在7~8日龄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以安宁河支流热水河中的西昌高原鳅作试验对象,对发育良好的成熟个体进行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观察仔鱼的形态发育并进行苗种培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催产药物的组配以每尾雌鱼注射HCG 100 IU+LHRH-A2 5 μg效果最佳。试验共催产亲鱼140组,48 h效应时间后,两次催产率分别为69 %和62 %;成熟卵卵径为(0.9±0.1)mm,呈浅黄色,遇水后具强黏性;在15~17 ℃下,胚胎历时72 h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平均全长4.2 mm,受精率分别为65 %和63 %,孵化率分别为74 %和77 %。仔鱼的形态发育结果表明,仔鱼发育较快,与摄食相关的器官在胚后很短时间内得到较快发育;苗种培育成活率为66 %。  相似文献   
3.
<正>鲈鲤(Pexcocypxis pingi)属鲤科、鲃亚科、鲈鲤属,地方名金甲鱼、大花鱼、青脖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岷江、马边河(岷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1],为凶猛性鱼类,自然状态下专门猎食小型鱼类。20世纪80年代前是产区的主要大型经济鱼类,但受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濒临灭绝,现在江河中已很难捕到,已被列为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之一[2]。开展鲈鲤的人工养殖及繁育,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及对鲈鲤的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开展了鲈鲤的移养驯化及鱼苗培育工作,现将鱼苗培育的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安宁河支流热水河的西昌高原鳅作为试验对象,对发育良好的成熟个体进行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仔鱼形态发育的观察以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在催产试验中催产药物组配以每尾雌鱼注射HCG 100 IU+LRH-A25μg效果最佳。试验共催产140组亲鱼,效应时间后,2次催产率分别为69%和62%;成熟卵卵径(0.9±0.1)mm,卵为浅黄色,遇水后具强粘性;受精卵在15~17℃下,胚胎历时72 h后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平均全长4.2 mm,受精率分别为65%、63%,孵化率分别为74%、77%。仔鱼的形态发育结果表明,仔鱼发育较快,与摄食相关的器官在胚后很短时间内得到较快发育;苗种培育成活率为66%。  相似文献   
5.
鲈鲤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鲈鲤(Pexcocypxis.pingi)又名金甲鱼、花鱼,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岷江、马边河(岷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1]。受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已面临灭绝[2],被评为长江一级急切保护动物[3],现已列为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4]。鲈鲤肉厚脂细,味极鲜美,其营养极为丰富。肌肉氨基酸种类齐全,含12种脂肪  相似文献   
6.
齐口裂腹鱼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艳珍  邓思红 《水产科学》2011,30(10):638-640
流水培育齐口裂腹鱼,选择3龄以上雌雄亲鱼各60尾,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和地欧酮3种药物混合对雌鱼进行注射催产,催产率为85%,受精率为79%,适宜催产的水温为9~16℃;在14~16℃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在202h内全部出膜,孵出仔鱼约61万尾,孵化率为80%。对孵出的61万尾仔鱼进行了逾90d的培养,共计出塘45万尾,成活率约为74%。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培育的齐口裂腹鱼亲鱼性腺能够发育成熟,经催产能成功繁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鲈鲤精子的生理特性,研究了不同氯化钠浓度试验条件下鲈鲤精子的活力情况,结果表明:在0%~0.65%氯化钠溶液中鲈鲤精子均能被激活;当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35%时,鲈鲤精子激烈运动时间和寿命最长,分别为(66.33±7.99)s、(635.66±95.78)s,而且该组的鲈鲤精子的寿命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  相似文献   
8.
拟对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 Herzenstein)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和描述。花斑裸鲤成熟卵卵径为2.1~2.6 mm,淡黄色,微黏,沉性。根据胚胎形态变化,可将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划分成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受精卵在14~16℃下,受精后3 h 47 min进入卵裂阶段,16 h 21 min后进入囊胚阶段,31 h54 min后进入原肠胚阶段,38 h 59 min后进入神经胚阶段,42 h 41 min后进入器官形成阶段,118 h 34 min开始孵化出膜,经过21 h 43 min全部出膜,整个过程用时140 h 17 min,初孵仔鱼全长7.6~8.0 mm。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农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基础,我国作为粮食产量大国,以仅仅占据世界7%的耕地面积却养育了世界上约1/5的人口。目前我国的农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在经济转型期中,我国的农业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及科学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效率的重要工作。基于此,介绍了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并针对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