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柑橘黄龙病是由难培养的革兰氏阴性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引起的严重为害柑橘的系统性病害。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PCR 检测黄龙病菌在沙糖橘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部位黄龙病病菌浓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果实中橘络部位病菌含量最高,且病原菌在果实中呈现富集的状态。本研究结果可为病原菌在植株体内的转运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山猪是广西地方良种生猪。在养猪业发展的进程中,东山猪养殖业面临很多挑战。本文分析了东山猪饲养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斑驳型黄龙病对沙糖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订系统、明确的沙糖桔植株斑驳型黄龙病严重度5等级分级标准,按分级标准选取不同严重度斑驳型黄龙病的6年生沙糖桔植株,取叶样进行病原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Nested-PCR检测和单株产量测定.结果表明,0级(健康)植株的叶样均扩增不到特征条带,未感染黄龙病;1~4级植株的叶样均能扩增到条带,均感染黄龙病.0~4级严重度沙糖桔的平均株产量分别为61.90、29.75、19.43、14.08和9.70 kg,各级之间的单株产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度越高,单株产量越低.比较沙糖桔显症果实(红鼻子果)和健康果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发现红鼻子果的各项指标极显著(P<0.01)低于健康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斑驳型黄龙病不同发病程度的砂糖橘植株制订系统明确的严重度分级标准,将不同严重度的6年生砂糖橘植株进行单株产量的测定,0~4级株产量分别为61.9±4.08 kg、29.75±3.57 kg、19.43±1.36 kg、14.08±1.11 kg和9.7±0.80 kg。不同严重度的砂糖橘单株产量呈显著差异(P<0.05),严重度越高,单株产量越低。另外,对显症砂糖橘果实(红鼻子果)和健康砂糖橘进行单果称重、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红鼻子果的含量比健康果实的含量呈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5.
对引起柑桔黄龙病的类菌原体的PCR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CR方法不但能对BLO,DNA进行离体扩增,而且对各种不同来源的感病植物样品也能很好地进行检测。本首次报道了从未显症的植物上用PCR方法检测到了BLO,枝接试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子技术的柑橘黄龙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世界多个柑橘主产区发生与流行,使其再次引起了世界柑橘生产者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目前认为柑橘黄龙病病原是一种韧皮部难养细菌,暂命名为"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柑橘黄龙病相关菌的全基因组和柑橘全基因组序列日趋完善。我们在这一大背景下主要介绍近5 a来柑橘黄龙病分子水平的研究概况,特别是在分子流行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病原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分子机理及防控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沙田柚黄龙病病原16S r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田间表现斑驳症状的沙田柚叶脉,用CTAB法提取总DNA。根据柑橘黄龙病病原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P1/P2,进行PCR扩增,获得1条大小为1 167 bp的片段。酶切分析显示,该片段可被切成大小分别约为640 bp和520 bp的2个片段。扩增产物经纯化,与pM D 18-T V ecto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 scherich ia coli)DH 5α,筛选克隆重组子。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柑橘黄龙病病原亚洲种16S rDNA的同源性为99%,与非洲种的同源性为97%,与美洲种的同源性为96%。认为,沙田柚的斑驳症状是由黄龙病病原引致的,称之为沙田柚黄龙病。该沙田柚黄龙病病原属于柑橘黄龙病病原亚洲种(L iberobacter as iaticus)中的一个成员。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沙田柚黄龙病病原与中国柑橘黄龙病病原亲缘关系最近,推测是直接来自中国柑橘黄龙病病原。  相似文献   
8.
选用杜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各3只作为父本,母本为小尾寒羊、蒙古羊各60只,对其杂交一代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1代杜寒羔羊和杜蒙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F1代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5);F1代杜寒羊与杜蒙羊育肥末期的体高显著低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5),胸深显著高于蒙古羊和小尾寒羊(P<0.05),杜寒羊、杜蒙羊和小尾寒羊胸围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经过90 d育肥后,杜寒羊和杜蒙羊末重、ADG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1);F1代杜寒羊和杜蒙羊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1),F1代杜蒙羊屠宰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杜寒羊和小尾寒羊的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通过研究发现,F1代杜寒羊和杜蒙羊生产性能总体上优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  相似文献   
9.
为了综合评价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对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文章以健康砂糖橘植株和具有HLB症状植株上采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两类果实的外观、内在、感官、果皮及果肉着色等品质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砂糖橘相比,感染HLB的果实单果重明显变小变轻,果形发生显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小,而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硬度明显增加;两类果实在果皮及果肉着色上差异显著。通过人为感官评价,感HLB果实的综合风味明显下降,果实萎缩,部分变僵硬,果实有异味,食用价值变低。HLB对砂糖橘的大小、果形、果实硬度、果皮果肉色泽亮度、感官及内质存在显著影响,造成砂糖橘品质严重下降,应高度重视砂糖橘感染黄龙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水稻叶片mRNA差异显示技术中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莉  邓晓玲  蔚应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40-4241
水稻叶片mRNA差异显示技术中,叶片总RNA的质量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介绍水稻叶片mRNA差异显示相关试验中,叶片总RNA提取和检测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