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和分析实验过程中取穴时出现的问题,在“次髎”穴解剖结构的基础上,为实际操作中大鼠“次髎”穴的定位探寻一种准确可行的取穴方法。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以Cy1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穴位定位,实验组以L6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穴位定位。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次髎”穴定位及针刺,并在X线下对大鼠腰骶部正、侧位进行观察,检验针尖是否准确插入S2后孔中。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准确率分别为50.0%、85.0%。结论 以L6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大鼠“次髎”穴位的定位准确率更高,今后对动物穴位的定位应综合解剖学、针下手感等方面进行描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更加直观的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具备完整理论体系的现代康复医学正飞速发展且疗效显著,中医康复学历史悠久、疗效突出,但缺乏完整康复医学理论体系,借鉴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体系来进一步发展中医康复学值得思考。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当代研究成果,结合临床体会从两者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可借鉴应用与研究之处进行论述。在对中医康复医学的应用与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好中医康复学的独特优势,同时要思考如何引进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治疗技术和对功能障碍的认识及规范疗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优势,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