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材防霉染色处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邵平 《木材工业》2005,19(5):38-40
以铜化物、硼化物、新洁尔灭的质量分数为因素,按正交试验方案组成不同配比的复合防霉药剂,分别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的酸性染料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对竹材进行防霉染色处理;同时测定防霉染色处理竹材与染色处理竹材的色度指数,并评价其变化.结果表明:将该复合防霉剂与酸性大红染液复配,不仅能提高染色竹材的防霉性,而且防霉剂的配比对竹材的染色效果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天然绿色染料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取绿色植物叶绿素染色液, 对木材进行染色试验, 结果表明, 该染色液着染效果较好, 可以得到绿色调纹理的木制品. 初步确定了较适宜的染色工艺, 为木材染色开拓了新空间  相似文献   
3.
4种常用装饰木材漂白处理配方优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浓度、温度、时间、pH值、助剂组成的漂白工艺参数,对4种常用的装饰木材进行漂白处理,观察其对白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选择各装饰木材漂白的最佳工艺参数.处理后的装饰木材在保留天然的木质花纹的同时,使材色变浅或洁白均匀,从而提高木材的使用价值和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杉木间伐材为原料生产的木质人造板有的已在实验室研制成功,有的已进行了批量生产,它们大多以用于室内装修为目的。而作为室内装修材料,能否解决易燃问题就成为其能否广泛应用于室内的关键。因此,本试验以双氰胺、磷酸、硼化物等按不同配比、在不同条件下配制成3剂阻燃剂,分别采用压力浸注法对杉木间伐材单板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两段处理法对杉木间伐材性能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处理时间为因素,按正交试验方案采用两段浸渍法对杉间材进行处理,第1段用质量分数为20%的Na2SiO3处理,第2段采用6%H3BO3与10%的PEG-1 000的复合溶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杉间材的顺纹抗压强度、硬度均比素材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平均增加27.37%和14.58%;而试材经不同阶段处理后的尺寸稳定性能各异,其中以第1段处理12 h后再经第2段处理24 h时的尺寸稳定性能改善明显,抗胀率达37.60%.  相似文献   
6.
以M-F预聚体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预聚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并分别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壁包覆的氢氧化铝微胶囊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与电子扫描电镜(ESEM)表征.结果表明,预聚体的最优制备条件是:反应温度70℃,p H值8.0,反应时间30min.对该预聚体制备的微胶囊的FTIR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已被M-F树脂所包覆,且ESEM照片显示包覆较完全,形貌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人工林杉木为试材,对分别用热油和热空气为介质,在温度为180℃、200℃和220℃分别热处理1 h、3h和5h后试件的抗吸水率、抗胀率和表面接触角进行了测定,并用化学法分析了处理材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试件的尺寸稳定性能均显著高于未处理对照材(P<0.05).且随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明显增加;在隔氧的油介质中进行热处理,试件的尺寸稳定性明显高于热空气处理材.对处理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热处理使木材尺寸稳定的机理是处理过程中木材细胞壁组分尤其是半纤维素和少量的纤维素发生了化学降解.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热处理木粉对木塑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将180、200和220℃热处理0、1、2和3 h后的杉木木粉与高密度聚乙烯( HDPE)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 WPC),并对其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定,通过环境扫描电镜( ESEM)观察材料拉伸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木粉的吸湿性减小, WPC的吸水性明显降低,而WPC的力学性能除冲击强度逐渐降低外,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总体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180℃热处理1-3 h的木粉基本上使WPC的弯曲性能和拉伸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热处理木粉,随时间延长, WPC除弯曲性能仍增加外,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逐渐降低,进一步提高木粉的处理温度会使WPC的力学性能降低明显,220℃处理3 h 的木粉使 WPC 降低最多,分别较对照降低34.85%、12.85%、8.31%和4.24%, WPC拉伸断面的ESEM图中两相界面结合情况的变化基本反映了各力学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高温热处理人工林杉木木材的材色和涂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林杉木试材在160-220℃下分别热处理3和5 h,测定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试材表面颜色、光泽度的变化,并采用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漆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同时对涂饰后试材表面的颜色以及耐磨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深,明度和光泽度降低,色差增大,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红绿轴色品指数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总体增大,但均为无规律性变化.与热处理前后试材颜色参数的变化相比,涂饰后不同条件热处理材的明度及总体色差减小;与素材漆膜比,热处理使漆膜的耐磨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尤其是在200℃以上较长时间处理会使漆膜耐磨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漆磨质量,影响的程度与涂料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0.
5种普通木地板染色处理及染透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几种适宜的酸性染料通过合理的调色技术,可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美丽色彩,并将此应用于5种普通木地板的染色处理上.结果表明:染色能较好地削弱基材的颜色差异,突出木材所特有的质感.与此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染料的浓度、温度、真空度、真空时间、注入压力、保压时间、试材尺寸为试验因子组成染色工艺参数,对木荷、米槠、檫木进行染色处理,以探讨其对木材染透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