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通过室内个体饲养观察,明确西方盲走螨捕食山楂叶螨和李始叶螨生长发育情况良好。1983~1985年,兰州田间试验表明:5月下旬到6月中旬,根据苹果树的不同树龄和叶螨的虫口基数,以1:36~64的益、害比,每株释放西方盲走螨雌成螨350~2,750头,经过45~60天,释放树上山楂叶螨和李始叶螨的种群数量发展缓慢,渐趋衰亡,达到完全控制。释放西方盲走螨不仅当年控制李始叶螨为害,可减少用药3~4次;其效果可持续两年。  相似文献   
3.
赤峰示范区杨树“小老树”及其改造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赤峰示范区内杨树“小老树”的实地调查,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造林密度、土壤水分、养分、树种选择及抚育措施不当等是“小老树”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模式,即更替树种、间伐、嫁接、建立混交林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化学防治水平苹果园叶螨种群数量的调查、室内杀虫(螨)剂对叶螨相对毒性的测定以及对叶螨在苹果叶片上的分布及为害性状的考察表明:①频繁施用杀虫(螨)剂的果园.苹果全爪螨的种群数量明显大于李始叶螨种群数量;施用杀虫(螨)剂次数少的果园,李始叶螨的相对数量均高于苹果全爪螨;多年不喷洒杀虫(螨)剂的果园.李始叶螨种群数量占绝对的代势.②苹果全爪螨对三氯杀螨醇的扰性显著强于李始叶螨.③李始叶螨和苹果全爪螨在苹果叶片上存在着相互干扰.营养竞争等现象.进而证实田间大量使用三氯杀螨醇是促使兰州苹果园叶螨优势种演变的主要原因.并对压低苹果全爪螨发生基数和控制苹果园叶螨的防治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网室遮荫栽培对木瓜的光合作用“午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网室遮荫栽培对两个木瓜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我们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木瓜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①光合作用日进程中,网室内的气温(Ta)、光强(PFD)及叶内外蒸汽压差(VPD)在中午都显著低于网室外(P≤0.05).网室内栽培的木瓜的光合速率(A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都出现“双峰曲线”,即未出现“午休”,而网室内栽培的正好相反.②在网室外自然光照下两种木瓜gsVPD响应VPD升高时,gs下降,呈显著负相关,这也是中午光合速率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而网室栽培gsVPD相关不显著(P≤0.05).③网室内木瓜的叶绿素荧光FvFm午间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网室外木瓜(P≤0.05).④网室内木瓜光响应曲线中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低,表观量子效率()高的特征,表明木瓜在网室适度遮荫的条件下的耐荫的适度性表现.以上表明在华南地区,网室栽培有助于缓解植物在中午的强光、高温以及高湿的条件下产生的光抑制,避开“午休”,从而积累更多的有机碳,提高光合效率,具有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7.
甘蔗切割器螺旋提升机构输送性能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改善甘蔗收割机物流系统的堵塞问题,以切割器螺旋提升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仿真模拟分析与试验研究手段,探讨了摩擦系数等因素对甘蔗物流堵塞的影响,通过UG和ADAMS建立虚拟样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增大螺旋的摩擦系数可以提高甘蔗的输送速度,减少甘蔗平均滞留时间。高速摄影试验表明,螺旋选用摩擦系数大的轮胎胶作为覆盖层时、当切割器转速在750 r/min左右时,甘蔗的滞留时间较原钢筋螺旋缩短了17%左右,可以改进切割器物流系统堵塞问题。基于上述机理,设计了平面螺旋结构,其与甘蔗的接触方式由原来的点接触变为线接触,仿真分析表明,面宽为20 mm的螺旋与原圆柱型螺旋相比,甘蔗滞留时间缩短了32%,说明平面螺旋可以有效地抑制前端输送系统的堵塞现象;适当加宽螺旋提升机构的面宽有利于减少甘蔗滞留时间,单位时间内甘蔗输送更快、更稳定。该研究为后续试验研究及物理样机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甘蔗收获机喂入系统结构改进与仿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和虚拟仿真分析发现,现有的小型甘蔗收获机喂入系统齿轮箱设计存在缺陷,易导致喂入系统的甘蔗堵塞。通过分析,对喂入系统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将齿轮箱换成梯形齿型喂入辊,同时两个切割器的刀轴由一对反向同步旋转的液压同步马达驱动;通过Solid Works软件建立喂入系统的三维模型,再通过ADAM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喂入系统不仅扩大了切割传动机构的物流通道,而且将齿轮箱对甘蔗产生的被动的滑动摩擦阻力转化为改进后喂入辊对甘蔗产生的主动作用的滚动摩擦驱动力;改进后的喂入辊使甘蔗在螺旋提升输送装置上的滞留时间较原来缩短了35.9%,对甘蔗的最大径向作用力比齿轮箱降低了86%,甘蔗更易进入物流通道,其输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解决了喂入系统易于堵塞的问题,对试验部分切割器马达压力测量结果起到了反证作用;仿真试验也表明适当提高喂入辊转速有利于降低甘蔗收获机的堵塞率,为喂入系统结构参数和位置参数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988~1989年,在兰州市农科所和榆中县园艺场对1983年以来释放过西方盲走螨的苹果园及其周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螨已在兰州地区自然越冬,建立种群。1983~1987年先后重复释放面积为9亩,1988年自然发生面积21亩,1989年达41亩,对李始叶螨发挥良好的控制效果,年施药次数可减少2~3次。在地下土缝、地表覆盖物和枯枝落叶丛中越冬的西方盲走螨,是兰州地区自然发生的主要虫源。西方盲走螨越冬成功与否,与越冬前和出蛰期的食料条件,及其活动期使用化学药剂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润楠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润楠属植物的分类学简史进行了回顾,概述了润楠属植物分类学在形态学及实验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大取样数量,利用多种试验手段为进一步寻找新的润楠属属下分类特征、解决属内种间系统关系问题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