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油菜新品种秦优10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优10号系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油菜研究中心用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68A和恢复系5009C组配而成的双低油菜杂交种,2004年9月和  相似文献   
2.
秦优10号系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含油量高、抗性强等突出特点.经试验单产分别为2654.97~3058.5kg/h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6.07%~6.95%,较皖油14号增产13.47%.产油量1120.95~1137.9kg/hm2,较秦优7号和皖油14号分别增产8.48%和17.26%.经在江苏示范最高单产5722.5kg/hm2,在安徽省示范最高单产3804kg/hm2,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1%~0.27%,硫甙含量27.97~29.06μmol/g,含油量42.52%~42.8%,2004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陕西省和长江下游的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以陕2A为不育胞质源,利用欧洲双低油菜与陕2B杂交后代选系2168B为父本,育成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68A。该不育系生长势强、抗倒、抗病、配合力高、适应性广。是国内目前生产主要应用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之一。已育成4个双低油菜杂交种,两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四个品种通过陕西省审定。  相似文献   
4.
以6113A为不育胞质源,利用显性黄籽低芥酸油菜品系1147与6113B杂交后代选系6420为父本,育成甘蓝型双低油菜黄籽高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420A和保持系6420B。该不育系含油量高达47%以上、生长势强、抗倒、抗病、配合力高、适应性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5.
双低三系杂交油菜秦优8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优8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中早熟杂交种。陕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3036.5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45.7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20%。2002年参加黄淮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542.0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02%。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27%~0.44%,硫甙含量21.41~24.64μmol/g,含油率39.9%~40.9%。  相似文献   
6.
秦优11号系以2168A×5012C配制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高油份,抗倒性强,抗病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抗性和品质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秦优9号为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陕西省、黄淮区、长江下游区和长江中游区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2242.9~3036.0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2330.4~3120.0 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5.12%~10.86%,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4.2%~7.3%,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62%~14.4%。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32%~0.52%,硫甙含量17.42~22.24μmol/g,含油量38.8%~39.37%。2003、2004、2005年通过陕西省、黄淮区、长江中游区和长江下游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