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典范相关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60个油菜品种(系)的24个性状构造优质高产油菜多目标综合选择指数。结果表明,两种指数都有一定的选择效果。典范相关分析法构造的指数可解决易测性状的选择,间接改良一些难测性状,具有实用性;层次分析法在构造指数时,可包含育种目标,选出的品系更符合生产要求,并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统计方法能为农业和生物试验研究起到主要的两方面的作用:其一,为试验研究结果数量上作出科学的判断,另一,为试验研究本身提供合理的试验设计。前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显著性测验(检验)的结果,而后者则以试验误差降至最低限度并以能正确估计为准则。由于生物有机体时刻受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60个品种(系)24个性状的考察数据为材料,对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作了详尽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产油量及硫甙均与各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含油量、蛋白质及含油量 蛋白质3个性状与其余各性状的关系不大。因此建议:低硫高产育种宜采用多个性状综合选择的方法,而高含油量、高蛋白质育种宜以直接选择为主。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1982年正式提出低芥高产育种以来,在各个育种部门的努力下,已先后推出了一批低芥酸新品系,在改善油菜品质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新品系的产量都不够理想,难于直接推广于生产。  相似文献   
6.
对73个小麦品种的36个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筛选出对蛋白质百分含量(GPC)、单粒蛋白质产量(GPY)、单株籽粒蛋白质产量(PPY)有显著影响的性状各5个,并计算出这些性状的标准影响力;考察了蛋白质性状(GPC GPY PPY)与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产量因素、形态性状和生育期性状之间的典范相关,得出了在蛋白质性状的综合改良中最重要的8个性状;还对蛋白质产量作为评价育种材料和改善蛋白质生产力的指标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8.
小麦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将所研究的35个品种18个性状归纳成籽粒蛋白质含量、生理性状、产量性状、形态性状和各种氨基酸含量5组。试验结果: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性状的多元相关高于与生理性状的相关,又高于与形态性状的相关,但低于与各种氨基酸的相关。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籽粒蛋白质含量+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典型相关不显著,生理性状与品质性状有显著的典型相关,表明生理性状在品质改进中的重要性。典型变量分析结果指出无论是哪两个性状组间,在关联性上起作用的主要有:硝酸还原酶活性、主穗粒重、剑叶长、籽粒中的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6×6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各脂肪酸的配合力和部分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估算,并对各脂肪酸杂种优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七种主要脂肪酸的遗传均受加性效应影响;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烯酸在一定程度上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芥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广义、狭义遗传力均较高;油酸杂种优势与亚油酸、花生烯酸杂种优势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据此,作者对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6×6半双列杂交和24个品种(系)单因素遗传设计,分别研究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与其他性状之间的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加性和显性两种基因效应控制,上位性作用不存在;平均显性度为0.856,即呈部分显性;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4.77%和57.24%。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籽粒产量、亚油酸、芥酸均呈不显著负偏相关;与含油量呈显著负偏相关;与千粒重、亚麻酸、油酸均呈不显著正偏相关;但与幼苗期和始花期植株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呈极显著简单正相关。最后还讨论了培育高蛋白质、高产量、高含油量、低芥酸与低硫代葡萄糖甙品种的可能途径。笔者认为,通过提高品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有可能使高蛋白质含量与高油含量之间的负相关矛盾得以缓解;利用轮回选择育种方法,可能有利于打破性状间的不利连锁,培育出理想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