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为依据,从专业性、前瞻性、实践性、实用性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平台+模块"的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采取"4+0"的培养模式,构建了生物科学专业"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容器是园林苗木容器栽培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目前园林苗木栽培容器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阐述了国内苗木容器化栽培发展现状,为园林苗木栽培容器提供经济有效地选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梁琍  邱岚  张良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16-420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二氢杨酶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二氢杨酶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超声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00%、料液比1∶26.00(g∶m L)、超声波时间40.00 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为28.41%,回归模型预测的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28.61%,经验证RSD为1.16%,拟合度较好,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藤茶二氢杨梅素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云南白茶的加工工艺,本文采用茶树品种佛香4号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传统白茶工艺和新工艺白茶进行加工。通过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传统工艺白茶和新工艺白茶的品质特点各具特色,受市场因素影响,消费者更喜好传统工艺白茶,本文也首次明确了云南传统白茶加工工艺参数,为大规模生产云南白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生茶)成品是通过晒青毛茶经精加工工艺制作而成,而普洱茶(熟茶)是通过普洱熟毛茶经精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二者的工艺流程基本一致,只是普洱茶(熟茶)精制工艺多了一道筛分工序,其流程为(毛茶筛分)、定级归堆、拼配匀堆、静电除杂、风选、拣剔、蒸压、干燥、包装。  相似文献   
6.
以阔叶树种榉树1年生幼树为对象,采用室内盆栽,通过4次连续掺入PbCl_2溶液于土壤中,研究连续Pb处理榉树叶片的光合和光系统Ⅱ(PSⅡ)叶绿素荧光特性,以揭示铅胁迫下榉树抗逆性的机制。结果表明,4次Pb处理下榉树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气孔阀值(Ls)均表现为P_b处理对照,且差异性显著(P0.05),胞间CO_2(Ci)则表现为Pb处理对照,出现了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P_n下降。4次Pb处理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_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_Ⅱ)均低于对照,其中YⅡ差异显著(P0.05);光化学猝灭(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显著升高,说明榉树在铅胁迫下发生了明显光抑制现象,但有效地将PSⅡ的过剩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掉。铅对榉树PSⅡ量子产量的转化和分配有影响,Y_Ⅱ(PSⅡ非环式电子传递效率)显著低于对照,Y_(NPQ)(可调节性能量耗散)和Y_(NO)(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高于对照,说明榉树能有效地通过自身调节,将过剩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使PSII反应中心受伤害的程度降至最低,这进一步说明了榉树幼树对Pb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7.
在概述植物类专业室外实践中的科研思想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原则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植物类专业室外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素,进一步对培养植物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具体思路和过程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