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四川地区藜麦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查并鉴定四川地区藜麦叶斑病的致病菌,旨在为后续研发生物防治制剂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采集成都金堂、十陵和西昌等种植基地患有藜麦叶斑病的植株.经组织分离、平板纯化分离菌株,并采用科赫法则确定致病菌;扩大培养致病菌菌株,提取其DNA,用rDNA-ITS(rDNA-内转录间隔区)、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并用MEGA 4.0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筛选到的2株细菌菌株SCCDP-2、SCCDP-4能够导致四川地区藜麦叶斑病的发生,经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红檵木,采用乙醇浸提的方法获得红檵木嫩叶、老叶及花中的总黄酮,并测定其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活性,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红檵木花、嫩叶和老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44%、4.75%、3.82%。各部位醇提物浓度在0.00~0.35mg/mL时,均有抗氧化活性,花的活性最高;浓度在0.0~0.4mg/mL时,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低于20%;当浓度大于1.5μ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均大于50%,老叶在7.5μg/mL时的清除率可达90%,各部位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成都郫县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材料,采用真空预冷技术,探讨了不同预冷终温、添加雾化水量、预冷室装载率对杏鲍菇预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冷终温越低,杏鲍菇失重率就越大,预冷终温每降低1℃,菇体水分蒸发失重率增加约0.3%;随着添加雾化水的增加,杏鲍菇失重率有所减小,预冷时间显著缩短;杏鲍菇失重率随着预冷室装载率的增加而略有减小,但装载率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极大;真空预冷终温设计为+4℃,添加雾化水量3.0%以下,装载率60%左右,在此工艺条件下预冷失重率为1.2%,预冷时间为14 min,杏鲍菇预冷后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从自身实践中将具有特殊领域的教育建筑水暖工程的特殊要求明确的一一指出,对这个大群体在水暖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独特之处都用实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