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发酵中草药渣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8日龄仔猪54头,分成对照组、中草药渣组及发酵中草药渣组。试验期分为前期(1~28 d)和后期(29~56 d)2个阶段。结果表明:与中草药渣组及对照组比较,试验前期,发酵中草药渣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提高6.59%和8.65%,平均日采食量(ADFI)提高3.31%和2.66%,耗料/增重(F/G)降低2.82%和5.49%(P <0.05);试验后期,仔猪ADG提高3.99%和8.40%(P <0.05)。前期的粗蛋白质(CP)消化率提高6.35%和15.53%(P <0.05),2个阶段的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提高22.11%、15.22%和18.22%、21.20%(P <0.05)。前期的白蛋白(ALB)水平提高14.35%和23.09%,前期的甘油三酯(TG)降低9.10%和13.79%,2个阶段的尿素氮(BUN)水平分别降低了8.78%、12.34%与13.67%、16.38%(P <0.05)。前期的血液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提高11.69%和17.8...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大豆活性肽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氧化应激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仔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用大豆活性肽替代2%豆粕的日粮。结果:添加2%大豆活性肽,20 d时,显著提高了仔猪粗脂肪、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略高于对照组;50 d时,大豆活性肽显著提高了仔猪干物质、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的消化率(P<0.05),而且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试验组日增重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料重比、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然而对尿素氮(BUN)和甘油三脂(TG)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生物发酵豆粕的作用及其特点,以及发酵剂的种类、高浓缩、高活性发酵剂的特点与关键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有机铬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理化指标及肉质特性的影响,选择36头断奶仔猪,随机平均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试验组与无机铬对照组分别在空白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200μg/kg的吡啶甲酸铬和CrCl3.6H2O(以铬元素计)。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试验前期有机铬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质量,降低了料重比。有机铬组的血糖、三酰甘油和尿素氮均低于无机铬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其中有机铬组尿素氮低于空白对照组,达显著水平。有机铬提高了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对失水率、滴水损失、肌肉嫩度和肌内脂肪等肉质风味指标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284日龄罗曼商品代蛋鸡5256只,试验饲粮分4个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处理水平(A、B、C、D),同一处理设加酶(试验)与不加酶(对照)组,共8个组。结果表明:随着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的降低,产蛋率对照各组逐渐降低,试验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将加酶组与不加酶组聚类分析,加酶组显著高于不加酶组。料蛋比对应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干物质和氮的代谢利用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各处理间,A处理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经济效益,A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食品安全尤其是畜产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国外畜产品溯源体系发展比较成熟,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畜产品溯源关键技术做了简明的阐述,对我国建立畜产品溯源体系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的开展情况做了分析,并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畜产品溯源体系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黑曲霉、乳酸菌、酵母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玉米蛋白粉的优化条件。通过各菌种玉米蛋白粉水解驯化试验、菌种混合比例及发酵条件(温度、时间、含水量及初始pH)的正交试验,以玉米蛋白粉多肽得率为指标,确定发酵玉米蛋白粉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测定发酵液中粗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含量以及多肽得率。结果显示,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接种比例为地衣芽孢杆菌4%、乳酸菌4%、酵母菌6%、黑曲霉6%,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84 h、含水量45%、初始pH为6,在此条件下多肽得率为44.03%。在发酵过程中,粗蛋白质含量和多肽得率呈上升趋势,发酵终止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5.17%,多肽得率提高了205%,还原糖含量提高了850%,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2.58%和12.37%。本试验结果可为扩大玉米蛋白粉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蛋白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24头(15.68±1.91)kg二元杂交生长育肥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8头猪,分别饲喂以普通豆粕为基础日粮的对照组、50%、100%生物蛋白饲料替代等量豆粕的试验Ⅰ组、Ⅱ组,共进行21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88%和11.76%,采食量分别提高了4.76%和10.69%,料重比无显著差异,腹泻频率分别下降了63.66%和63.66%;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生物蛋白饲料,改善了仔猪的生长性能和日粮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9.
试验利用固态发酵技术对豆粕进行发酵,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酶解能够明显提高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未发酵相比,发酵48h时,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提高6%,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24倍,游离总氨基酸含量提高45倍。  相似文献   
10.
秸秆生物学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科学处理以提高其饲用价值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概况,不同菌种对秸秆的发酵效果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秸秆发酵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加快秸秆饲料化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