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3.
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芷139S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芷139S是利用含粳稻亲缘的三系不育系39A为母本,两系不育系怀VS为父本采用"A×S"的杂交方式选育而成的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2003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芷139S在湖南完全不育期60 d以上,不育期间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1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株型较紧凑,叶片窄直,育性转换稳定,不育起点温度低(23℃左右),柱头外露率高,抗病性好,米质较优,配合力强,繁殖产量高.所配组合熟期较早,结实率高,穗多,米质较好,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1976年从辐射处理南特粘中选择出一早熟变异株,1977—1978年繁殖、选优,  与野败不育株成对测交, 1979年发现测交组合“野败不育株×辐南早-3”为全不育,通过连续几代回交和提纯,于1986年育成辐南A、B。辐南A不育性稳定,生育期与威20A相近,但柱头外露率较高,包颈轻。辐南人与IR26、明恢63等恢复系配组都具有较强的优势。辐南B的加工品质优于威20B和珍汕B,抗稻瘟病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5.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139S温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光温敏核不育系139S应用基础,利用自然生态条件下3年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气候室(箱)、冷水池鉴定,对温敏核不育系139S的温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为22.6~23.0 ℃.育性敏感期在幼穗分化第Ⅳ至Ⅵ期,其中以第Ⅴ至Ⅵ期最为敏感.在育性敏感期内,人工气候室以(20.0±2.0) ℃处理1 d,在自然条件下1 d日均温22.0~23.0 ℃,不育性不波动.在人工气候室以日均温23.5 ℃处理11 d,有10%的单株出现不育性波动,染色花粉率0.15%,自交结实率为零.  相似文献   
6.
7.
辐优63是怀化地区农科所用辐南A与明恢63测配选育而成的产量高、米质好、抗稻瘟病力强的三系系籼组合,经区试鉴定和多年多点生产试验表现好,一般亩产550~700公斤,高的达780公斤。特别在山区种植比汕优63增产明显,抗性、米质均优于威优6号和汕优63,是丘陵山区作中稻、湘中、南双季稻区作晚稻较理想的接班组合。1989年通过怀化地区品种审定,“八·五”期间列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 1986年参加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65公斤,居参试12个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3.7%。1987年参加省中籼区试鉴定。平均亩产554.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2.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