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绿肥助掩器     
徐淮地区近年来夏播绿肥面积有了迅速扩大,单产也有显著提高。原来牛耕翻掩对生长好的绿肥不能适应,群众在翻掩前先用镰刀割断,再铡碎,然后耕翻,化工甚多(每亩3—5工),与农忙季节其他农活有矛盾。  相似文献   
2.
邵倜  汪明 《土壤》1984,16(4):147-149
淮阴地区绝大部分土壤有效磷含量很低,各种作物施用磷肥都有增产效果。但在当前磷肥数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有限的磷肥怎样合理施用,才能最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氮素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其吸收利用效果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三年稻麦轮作中化肥氮残留效应的大田试验,对稻—麦—稻及麦—稻—麦两种轮作周期中残留氮的吸收、利用、经济效益及其对土壤氮的增补作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小麦氮肥效应曲线及有关生理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于探讨沂沭河冲积淤土的氮肥效应,根据不同氮处理与小麦有关生理效应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确立小麦栽培生理和供氮的指标.材料与方法供试土壤为沂沭河冲积淤土,土层0~25厘米,质地中壤,pH7.4.1981~1982与1982~1983两个年度内,有机质分别为1.32%,1.37%;全氮为0.097%,0.07%;速效氮为1.10,1.01毫克/100克土;速效磷为5.3,8.9ppm;速效钾均为131ppm;碳酸钙均为0.15%.随机区组排列,重复四次.小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素,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土壤.因此,研究土壤的供氮能力和模式及其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协调关系,对经济合理施用氮肥,夺取水稻高产稳产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初步研究了淮北几种不同类型稻田土壤的供氮性能,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的关系,并探索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