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夏州2005年小麦条锈病越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西南部,境内海拔1600~4300m,属高寒阴湿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及丰富的寄主条件,非常适宜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和越夏。2005年小麦条锈病在本州大流行,全州4郾01万hm2小麦全部发病。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州小麦条锈病越夏状况,我们根据越夏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生态环境,在全州设15个固定调查点,从5月中旬开始,每旬进行1次调查记载,并适时开展了全州病情普查。1越夏病情1郾1冬、春小麦发病情况2004~2005年度全州种植小麦4郾01万hm2,其中冬小麦1郾47万hm2。2005年5月24日在康乐县虎关、临夏市枹罕等地发现病…  相似文献   
2.
HA-3是苜蓿抗蚜新品系,2005—2007年度对种植在甘肃临夏原种田的植株进行观察,明确其株型、根、茎、叶、花、荚果、种子及生育期等基本特征特性,2008年作了抗蚜对比试验,为申报新品种、种子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
油菜花露尾甲的为害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1996年室内和田间调查研究表明,油苛花露甲以成虫取食花器和产卵于花蕾内为害,形成典型的“秃梗”症状;以幼虫在花内食害,使角果的瘪粒数增加,产量下降基田间自然条件下,雌成虫多选择2~3mm长的蕾产卵,但在不同种油菜上有差异;在大黄芥上,80%卵产在2~3mm长的蕾上,在门源油菜上,80%的卵产出2.01~3.60mm长的蕾上,蕾长在2.4mm以下时易被产卵致死,在门源油菜的蕾期笼罩接虫试  相似文献   
4.
对临夏州温室蔬菜潜叶害虫豌豆潜叶蝇 ( Phytomyza atricornis Meigen)和美洲斑潜蝇 [L iriomyzasativae( Blanchard) ]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1 .8%集琦虫螨克乳油 3 0 0 0倍液、1 %农哈哈乳油 1 5 0 0倍液、2 3 %威敌水剂 1 5 0 0倍液对温室蔬菜潜叶害虫防治效果较好 ,药后 7d防效分别为 85 .2 7%~ 86 .96 %、90 .76 %、79.4 4 %~ 83 .3 3 %。从施药后不同时间调查的防效看 ,1 .8%集琦虫螨克乳油药效迅速 ,而 1 %农哈哈乳油的防效好 ,药效比较持久  相似文献   
5.
临夏州马铃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无灌溉条件,年降雨量不足200 mm的干旱山地和年降雨量约600 mm的山二阴地,以及灌溉便利,年降雨量在500 mm左右的川塬区。通过种植区域、播种时间和栽培措施3因素对比试验,以产量、病害损失和经济效益做综合分析对比,得出临夏州春旱较频繁的干旱山地和山二阴地区应适当推迟播期至5月上旬左...  相似文献   
6.
选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传统药剂和市场主推药剂共12种,在甘肃省临夏县马铃暮晚疫病重发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及耐雨淋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且耐雨淋的杀菌剂品种,为大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用当地防治蛴螬的常用药剂及市场主推药剂共11种,在甘肃省临夏县全覆膜玉米地下害虫重发区进行施药试验,调查各药剂处理的防效,以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发现25%毒死蜱·辛硫磷乳油防效最好,达89.56%,显著优于其他供试药剂;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在全覆膜条件下的防效优于露地条件。  相似文献   
8.
油菜新害虫——油菜叶露尾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叶露尾甲Strongyllodesvariegatus(Fairmaire,1891)是油菜上发现的新害虫。1994-1997年的调查研究表明:该虫在甘肃省主要分布大于厦河和洮河流域,危害春油菜,以中、晚人油菜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临夏州主要种植作物,随着种植区域的扩展,马铃薯晚疫病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晚疫病预测预报技术参数主要来源于干旱山区,在川塬区和二阴区预报准确率较低。本文依据多个试验点连续3a的观测资料,研究得出2个较好的预测模型:临夏州干旱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始发期(Y)与8月上旬降水量(X)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9.1699-0.0153X(F=35.8〉F0.01),预测准确率达到100%;二阴区马铃薯晚疫病始发期与7月上旬温度(X1)、空气湿度(X2)呈显著负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3.8180-0.1970X1-0.0403X2,预测准确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10.
红胫花椒跳甲,俗称土跳蚤、折花虫、折叶虫、霜杀等。是近年才发现的危害花椒的一种新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幼嫩的花椒花序梗和复叶柄、使花序和复叶萎蔫变褐下垂,继而黑枯死亡,已成为花椒生产上毁灭性的害虫。一般幼虫危害造成复叶枯叶率在35.20%左右,最高可达90.60%,危害花椒花序梗造成枯死率达51.70%左右,严重可达96%,收获极微,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