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丙酮沉淀法提取金花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爱泽  邹登峰  章艳  陈艺  叶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68-15269
[目的]确定丙酮沉淀法提取花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金花茶为研究对象,以水为溶剂,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取金花茶多糖,提取液用丙酮进行沉淀,选取沉淀剂用量、沉淀时间和离心时间3个因素做单因素试验,然后以离心时间、丙酮加入量、沉淀时间作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丙酮沉淀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心时间为15 min,丙酮加入量为20 ml、沉淀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的所得粗茶多糖含量量为0.003 7 g。[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邹登峰  叶凯  谢爱泽  陈艺  章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90-14592
[目的]建立扛板归中大黄素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扛板归中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V/V/,V 87∶13∶215),流速为110 m l/m 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在1~40μg/m l范围内,大黄素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12.89X-8.912(r=0.999 9)。扛板归中的大黄素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的浓度为80%,乙醇的用量为35 m l,提取时间为2 h。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1.4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扛板归中大黄素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邹登峰  高雅  张可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91-14692
[目的]建立金花茶叶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药材中槲皮素含量。[结果]在3.0—16.7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1.18%。[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朱华  唐桂兴  张可锋  邹登峰  杜正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59-4559,4561
[目的]建立金花茶材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0864~0.06912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4%,RSD=0.018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中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凹脉金花茶中共分离出54个组分,确认了其中的43个组分,其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成分峰面积的90.2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能全面快速获得其组分信息,可应用于凹脉金花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芒果叶药材中芒果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8个不同品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测定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结果]芒果苷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 925 446.835x+225 756.857(r=0.999 4),在850~6 8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4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芒果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交设计提取梨皮总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正交试验法对梨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研究。采用正交表L1 6(4 5 ) ,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剂中乙醇含量以及料液比为因素 ,以总黄酮显色液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参数 :温度为 70℃ ,时间 2h ,提取次数 3次 ,提取溶剂为 80 %的乙醇 ,料液比为 1∶7。  相似文献   
8.
邹登峰  谢爱泽  刘笑浦  陈艺  章艳  叶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95-12097
[目的]研究金花茶叶中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及温度、pH、光照等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金花茶叶叶绿素提取的影响。此外,从光照时间、温度和pH三个方面来研究叶绿素稳定性。[结果]金花茶叶叶绿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95%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液(V/,V 1∶1),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3.0 h。影响金花茶叶叶绿素提取效率的主次因素顺序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而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更有优势。叶绿素在高温、强酸、强碱和光照下很不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高效,可用于金花茶中叶绿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金花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花茶中分离出3种化合物,分别为芦丁、Apigenin 6,8-di-C-β-glucopyranoside、肌醇。其中芦丁和Apigenin 6,8-di-C-β-glucopyranoside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