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内陆山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草鱼是水产养殖户常养的主打品种。为了提高养草鱼的经济效益,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5期刊登草鱼养殖新技术系列文章。愿此套新技术能给草鱼养殖户带来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淡水鱼类,传统的养殖方法是人工割草喂养,一年养一季,但这种养殖模式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效益不高,一般亩产250kg~400kg,1年亩利润仅800元~1000元.为走科技兴渔之路,加大淡水养殖科技含量,努力提高内陆山区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福建省古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03年起在重点渔业村采用自动投饵机定点、定时、间歇式自动投喂人工颗粒饲料进行池塘半机械化主养草鱼,一年养两季,取得平均亩产1960kg,养殖成活率95%以上,一年亩利润3000元的成绩,一般1个劳动力可以管理10亩池塘,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蝌蚪饲养1.蝌蚪池池形不拘,但要规整,面积10 ̄30平方米。池壁用水泥抹光,池中建3 ̄4个面积为1平方米、高出水面1 ̄3厘米的露水平台(又称幼蛙岛),供蝌蚪变态后登陆栖息,以防变态的幼蛙长时间溺水死亡。池水深20 ̄30厘米,以不淹没幼蛙岛为准。进、排水口安装防逃栅。池顶加罩黑色遮阳布。2.放养前的准备蝌蚪池建成后,清除池底淤泥,铺上干净的河沙,灌水浸泡2周左右,期间灌、排水冲洗3 ̄4次。放养前7 ̄10天,用生石灰(120毫克/升)、高锰酸钾(20毫克/升)或漂白粉(10毫克/升)进行带水消毒。3.蝌蚪放养蝌蚪孵出4~5天后,孵黄囊消失,开口摄食,此…  相似文献   
5.
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淡水鱼类,传统的养殖方法是人工割草喂养,一年养一季,但这种养殖模式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效益不高,一般亩产250kg-400kg,1年亩利润仅800元-1000元。为走科技兴渔之路,加大淡水养殖科技含量,努力提高内陆山区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福建省古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03年起在重点渔业村采用自动投饵机定点、定时、间歇式自动投喂人工颗粒饲料进行池塘半机械化主养草鱼,一年养两季,取得平均亩产1960kg,养殖成活率95%以上,一年亩利润3000元的成绩,一般1个劳动力可以管理10亩池塘,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3.蝌蚪饲养 (1)蝌蚪池。池形不拘,但要规整,面积以10-30平方米为宜。池壁用水泥抹光,池中央建3~4个面积1平方米、高出水面1-3厘米的露水平台(又称幼蛙岛),供蝌蚪变态后登陆栖息,以防刚变态的幼蛙因长时间溺水而死亡。池水水深20~30厘米,以不淹没幼蛙岛为准。进、排水口安装防逃栅。为适应蝌蚪喜阴怕光的生活习性,可在池顶加罩黑色遮阳布。  相似文献   
7.
赤眼鳟,因其眼睛上缘有一月牙式艳丽的红斑而得名。地方名俗称其红眼睛、野草鱼、红眼捧、马浪鱼、红眼马郎、红眼鲮、参鱼、醉眼角等。赤眼鳟隶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是单型种鱼类。为淡水中上层鱼类,喜成群游动。赤眼鳟在自然水系的环境中是一种偏植物型的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人工配合料。  相似文献   
8.
郑传雅 《中国水产》2009,(11):32-33
福建省屏南县甜泉电站水库建成后,库区翘嘴红鲌的野生苗种十分丰富,而甜泉溪河河道变宽,水流变缓,野杂鱼虾增多,更加有利于翘嘴红鲌的繁殖、生长。近年来,库区群众采捕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棘胸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百蛙之王”。“本草纲目”记载;“石磷集诸阴于一体,食百虫而解毒”。具有清凉解毒、平肝降火等功效。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现将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4.幼蛙的饲养幼蛙饲养是指蝌蚪完全脱尾变态后(体重约5~6克)饲养至体重达20克左右幼蛙的这一时段。(1)幼蛙池的建造。幼蛙池为长方形,面积以5平方米左右为好。池内水陆各半,一端是幼蛙栖息的水体部分,水深20厘米,面积占全池面积的50%左右,池内常年保持微流水,进、排水口安装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