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不同时间在莱阳丘陵区的不同地带调查研究,发现游猎型蜘蛛出现的频率在各地带有所不同。在5月中旬植被尚未长高之前,游猎型蜘蛛在沟渠、碎石地和边界出现多于苹果园;当植被长高后,游猎型蜘蛛不再聚集于原地带,生态位开始扩散,且不同种类扩散的位置不同。在苹果园中用陷阱法捕获发现,小狼逍遥蛛多在沟渠或地块的上缘出现,尤其是6月份;星豹蛛多在不太密集的青草地出现;类水狼蛛多在湿度较大、墒情较好的地带出现。而目测法则发现白纹舞蛛、鞍形花蟹蛛多在高大植物的上部出现。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集度指标检验和比较频次法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生长期间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空间分布型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聚集度指标检验分析表明西花蓟马在白三叶草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利用频次拟合分析表明白三叶草上大部分生长期内其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其聚集程度与虫口密度有关系,其空间分布不会因为一些人为干扰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西花蓟马在月季上的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通过田间调查,和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程检验,研究探讨了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该害虫在月季上呈聚集分布, 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这种聚集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和西花蓟马本身聚集习性引起。运用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田间理论抽样数可用N=1/D2[6.7692/m+0.4799]进行估计。田间抽样调查以棋盘式为最佳。6月8日到7月4日之间西花蓟马在月季上种群动态为单峰型,6月19日为种群密度最高时期。  相似文献   
4.
2006年4~9月间采用陷阱法对莱阳地区丘陵山地5个地点的小狼逍遥蛛做了初步调查,发现小狼逍遥蛛是该地最主要的蜘蛛种类,尤其在上半年。研究表明,4月及5月上旬小狼逍遥蛛在边界的碎石地和光照区出现较多;5月下旬后随着高温季节的来临,各地点的小狼逍遥蛛数量明显下降,碎石地尤为明显,小狼逍遥蛛几乎全部移至桃园的杂草处活动,但更多地活动在丘陵地斜坡附近;其在桃园干旱区和湿润区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当桃园耕锄后,小狼逍遥蛛可能迁移至桃园附近的花生地中捕食害虫。定性试验表明,小狼逍遥蛛可捕食银纹夜蛾、大豆造桥虫、棉铃虫、绿盲蝽、谷子小长蝽等害虫,这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生防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陷阱法和目测法对丘陵区各个栖境的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C.L.Koch(Ly- cosidae:Pardosa C.L.Koch)做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星豹蛛5月下旬前主要在边界、沟渠、碎石路和斜坡处活动,而苹果园中相对较少。当边界、沟渠和碎石路植被长高后,星豹蛛迁移至周围的苹果园中。6月下旬7月下旬苹果园中星豹蛛受高温影响数量下降明显;8月下9月其数量又有较大回升。研究还发现,10月中下旬星豹蛛在背阴地带出现的频率明显少于光照较好的地带;同期星豹蛛可能还有趋向干枯杂草的习性。  相似文献   
6.
玉米田桃蛀螟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线形回归方程检验和比较频次法,研究探讨了桃蛀螟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该害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这种聚集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在回归分析检验中,3种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尤以Talor(1961)幂法则最优。  相似文献   
7.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在白三叶草上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线性回归方程对西花蓟马在白三叶草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白三叶草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这种聚集主要由环境引起。运用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田间理论抽样数可用N=1/D2(1.3533/m+1.964)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莱阳三种食心虫年度发生情况的分析,初步确定了其化学防治适期。对桃小食心虫,若雨量较多,则于6月上旬雨后进行地面防治;若雨少,则视雨量情况相应顺延,此后15 d再重复进行一次。对桃蛀螟,应视气候及诱集成虫的量来决定施药时间,若发生重,则施药次数宜相应增加。对梨小食心虫,桃园应在5月防治,梨园应当在8月中旬~9月中旬防治。在大发生年份,莱阳梨掐花萼时,也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9.
用陷阱法对莱阳丘陵区苹果园边界定点调查,初步鉴定该地有游猎性蜘蛛8科18种,其中主要成分依次是:狼蛛科、平腹蛛科、逍遥蛛科和蟹蛛科。研究表明,游猎性蜘蛛在4、5月间主要聚集于边界活动,但6月后随边界植被的长高开始进行生态位扩散。苹果园农事操作后,边界可作为部分蜘蛛的庇护场所,其中以狼蛛科为主。对两段不同植被类型的边界进行了蜘蛛群落调查,发现植被多样化程度高的边界游猎性蜘蛛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高于植被相对单一的边界。加强边界管理有利于蜘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用陷阱法对莱阳丘陵区苹果园及其边界上的星豹蛛等6种游猎蛛的活动规律做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星豹蛛不喜高温,多在植被相对较矮的地带活动;小狼逍遥蛛早期在地面较多,尤其在碎石地带;后期大多在植被上活动;类水狼蛛较耐高温,多在苹果园墒情较好的地带活动;狭孔双窗舞蛛不耐高温,喜在高杆阔叶植被上活动;鞍形花蟹蛛可能在边界植被和苹果树上活动较多;亚洲狂蛛则喜低温、干燥,早春和深秋多在边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