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息网络普及化与网络道德建设的滞后性.已经成为高校道德建设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和急待解决的难题。高校的网络学术道德、网络交往道德和信息选择的价值取向失范严重。规正网络行为势在必行。加强网络教育是网络道德健康发展的首要基础;完善校园网络是提高网络道德水准的重要保障;健全行为规范是避免网络道德“越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苏联解体赋予人们的深刻教训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根据实践的发展实行必要的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社会主义原则为代价;必须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并随时准备粉碎资本主义的“西化”、“分化”图谋;共产党要经受长时间执政的考验,就必须永葆自身的人民性和先进性。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早产儿”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基本问题”上,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主题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全过程,是共性或一般性的问题;而基本问题则是围绕着主题而展开的具有一定阶段性和个性或特殊性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解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问题,都要求努力攻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长期面对的三大课题,并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作了明确的界说,其中包含着关于思想路线及其地位、作用和内涵的新解读。思想路线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毛泽东同志观点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观点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前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其首要保障是解放思想;其实现路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其理论目标是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其科学品质是与时俱进;其实践要求是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奠基性的贡献。(1)毛泽东同志亲自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客观可能性;(2)毛泽东同志积极倡导的实事求是精神,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方法基础;(3)毛泽东同志率领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前提;(4)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