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煎茶”品后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郑启五澄碧的汤色,气味仍骚动着新茶刚出锅时的鲜香,口感则掠过适宜的青涩。我不太情愿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区区“煎茶”不凡的造化。我品出了它悦目润喉舒心的性味,也品出了日本友人真田岩助先生赠茶时脸上浮现的那一丝捉摸不定的表情。...  相似文献   
2.
背街的茶店在厦门演武商业街阴阴的背面 ,有一条不街不巷的通道 ,不大有人来去的 ,相形它背面的大街 ,恰好可用“门可罗雀”和“门庭若市”这一对成语 ,但还是有人相中了那里 ,开了一家卖茶的铺子 ,取名“茶故乡”。可能是为了弥补背街的弱点 ,“茶故乡”的店门开得特别大 ,店面有多宽 ,店门就有多大 ,加上店内就两排贴墙的茶柜 ,整个店家直通通的 ,布置得极为流畅 ,几乎没给人有“门”的感觉。内墙贴上了砖型壁纸 ,看了很象乡土的红砖墙 ,装修得简约而素净。店的内墙下有一方茶几 ,店主泡茶当班 ,如县官一般 ,两旁不锈钢茶桶们则如同两排差…  相似文献   
3.
茶树菇与黑木耳.两年前到闽江之滨的福建农林大学,小住妙峰山腰的专家楼,那是一座楼高三层的老招待所,很干净也很安静。紧邻的是崭新的蜂疗养院,全省独一无二,于是住在旧楼望新宇,也平添了几分疗养的感觉。儿时捉蜜蜂,时常被小蜜蜂蛰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现在人老了,身临此方宝地才喜得新知:蜂毒是个宝,可治好多病!想来我从小就在皮下储备了不少蜂毒,兴许“少时淘气老来福”,抑或“后福无穷”,令我如今睡眠好胃口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祛病强身的需要与追求,把握“寓健康于日常生活”的信条,湖南科技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一套由中科院院士陈可冀担任总主编的“自然疗法丛书”。该丛书各册敦聘各路权威与名家担纲撰写,其中主笔《茶与茶疗》的是首批国家级著名老中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盛国荣先生。盛老在长达70个春秋的行医历程里,妙手起沉疴,蜚声海内外,治愈病人无以计数。然而更令人敬仰的是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常年夜夜笔耕,日积月累,发表论文百余,出版论作十部,可谓著作等身,为中华医学宝库贡献良多,成为行医、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不可多…  相似文献   
5.
6.
椰树成荫的海口公园,早晨是老人们的天下,做操打拳练气功散步的各得其乐,可却见不着遛鸟的。这令我感到些许诧异,并固执地四下张望起来。终于在一行摈榔树下发现了一位孤独的遛鸟人。我急步凑上前去,与之招呼,进而开门见山地托出我的诧异。他以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说:“这里的老人不养鸟,他们喝茶,喝茶才是他们的嗜好!”他似乎在发孤独之怨,偏颇地把遛鸟与喝茶对立了起来。的确,曾因为海南岛上喝茶的人以老者居多,喝的又是价廉的粗茶,故茶被岛民们称为“老爸茶”。“老爸”们喜聚众而饮,于是聚饮“老爸茶”的茶坊和茶店就成了…  相似文献   
7.
闽南是乌龙茶的一统天下。我虽然土生土长,却移情别恋,对绿茶情有独钟。厦门的茶市近年也有些许绿茶崭露,但实在很难令茶人满意:且不说品种单调,价格偏高;重要的是那精美的包装既无法确保标出的等级,亦无力传递茶的时鲜。绿茗抢新,陈乃大忌,故我一旦出差南方诸省,逛茶庄购新茶已成为牢不可破的闲情。而漫步农贸市场,探头探脑觅得农家无名山茶,则更妙不可言。此次我往长沙、张家界及粤北的韶关各小住数日,启程时摩拳擦掌,购茶的欲念如帆高张:长沙的“高桥银峰”、“湘波绿”、“河西国茶”、“岳麓毛尖”等茶中佼佼我仰慕已久…  相似文献   
8.
郑启五 《农业考古》2006,(2):79-86,240
推敲闽南茶语词闽南语中的茶名茶词是闽南茶文化重要的构成,把盏品茗,胡乱推敲,在下越发觉得有滋有味。闽南语里似乎觉得把“茶”单字呼叫不大过瘾,所以就有“茶米”一说,这一方面是象形,因为闽南盛产的乌龙茶颗粒紧结,饱满如米;另一方面又说明“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重要性与“米”相差无几,居家百姓生活“不可一日无此君”,呼应了“粗茶淡饭”一说中二者的密切关系。闽南语中的“茶米”还有近义词,叫“茶芯”或“茶心”,究其形,观其义,与“茶米”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茶米”多指大众的粗茶,而“茶心”“茶芯”有“一枪一旗”的隐…  相似文献   
9.
“珍珠湾”与“茶桌子”应邀出任《厦门作家通讯》的主编,报纸虽小,五脏俱全,再说读它的人都是文字高手,挑刺的行家,因此一意孤行不敢怠慢。光是《稿约》里各栏目的名称,就推敲再三,好比给儿子取名一般。抓来协会主席陈元麟、秘书长王永盛、副秘书长雷霆等人煮茶论芳名。有人搬出兄弟省市的刊物参考,结果大跌眼镜,一家更比一家官样,最好的不过是矫情的“文坛风景线”,想不出更好的,那就借用一下吧。不过副刊的芳名总不能也借用吧,于是七嘴八舌,突然有人蹦出“珍珠湾”,哈哈,妙不可言,“珍珠湾”是厦门文联所在地“曾厝土安”的谐音,当年给曾…  相似文献   
10.
裸茶馥郁清明前夕,我再度托人到闽中大山腹地,寻买农家无名绿茶,结果如愿以偿,窃喜下欢呼雀跃,我的绿茶我的绿多年来闽茶的"农家绿"在"铁观音的打压下默默无闻,沐浴岚霭,饱含清露,躲在深山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