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番茄杂交制种技术郑建超赵凡郑士金(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长春130031)近年来我省保护地番茄生产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品种更新快,生产者对品种的要求不断向着杂优化的方向发展。怎样降低种子成本,提供高质量和足够数量的番茄种子,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现...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1992 ̄1993年全省保护地青椒联合区域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差异显著性测验和回归系数法分析了“吉椒四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并用决定系数检验其回归系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吉椒四号”具有一定的丰产潜力习性,适合在我省各地保护地和露地地膜栽培,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挖掘优良番茄亲本,全面了解74份大果番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对番茄种质的34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4份大果番茄种质有丰富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各性状均有较高程度的变异。其中,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72~1.382,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胶状物颜色(1.382);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066~2.048,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单花序果数(2.048);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2.46%~47.27%,其中,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大(47.27%)。14个数量性状之间相关性复杂多样。提取前9个特征值大于1.000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1.750%,表明前9个主成分已涵盖全部指标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为17.363%,其他主成分贡献率依次递减。采用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5.485处将74份大果番茄种质分为11个组群,第1组群番茄种质最多,为47份,此组群番茄品质佳,口感甜酸,可用于优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第2、第3、第7、第8、第10、第11组群均只包含1份番茄种质,...  相似文献   
5.
6.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采用保湿培养法,研究土壤粪肥中不同浓度兽用抗生素土霉素、氯霉素、金霉素和诺氟沙星对白菜、油菜和萝卜的发芽率、胚根长、胚根鲜重及子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抗生素能降低种子发芽率,其中70 mg·L-1金霉素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率达30.2%;显著抑制胚根伸长,200 mg·L-1金霉素对白菜胚...  相似文献   
7.
番茄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建超  郑士金 《吉林蔬菜》2000,(2):34-35,37
研究了番茄6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以及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选择指数等。结果表明:病毒病情指数、小区产量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17.89%、12.54%;病毒病病情指数的遗传力最高为66.13%、小区产量的遗传力最低为19.63%,病毒病病情指数、单果重、单株果数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29.97%、11.93%、12.99%,从其相关上看,影响小区产量的性状主要是单株果数和  相似文献   
8.
番茄品种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番茄品种区域试验中,品种的产量性状在各试验点的表现是不一致的,说明品种与环境(G×E)存在交互作用。用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只解释了G×E交互作用很少一部分。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模型(简称AMMI模型),能更多地解释G×E交互作用。并且借助于双标图可以直观地描绘和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吉粉四号"保护地番茄的选育经过。该品种系1996年利用两个高世代自交系做亲本杂交选育而成。该杂交种具有耐储运、抗病性较强、果实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北方地区大棚春茬及保护地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0.
番茄新品种选育中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中关联度分析理论在番茄新品种选育中综合评估的应用,通过分析表明,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结果与各品种在田间的表现是一致的,说明此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番茄新品种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