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葡萄病毒病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病毒病的研究是于19世纪末以美国的“Pierces Disease”开始的,但真正广泛、细致的研究是在本世纪40年代之后。葡萄病毒病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除北美外,欧洲、南美、澳洲、南非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也都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葡萄病毒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从症状的描述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探知病毒粒子;从磨擦接种、嫁接检验到血清学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从热处理到生长点组织培养获得无毒母株;从健康葡萄母树的选育到建立无病毒苗木的生产体系,已从生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萄葡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尽早育出葡萄无病毒苗木,加速增殖短缺的病毒鉴别寄主(藤本),准备脱毒试材,保存稀有试验品种以及在无病毒苗木育出后迅速增大群体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知在向日葵上发生有90多种病害,其中黑斑病、锈病、菌核病和霜霉病是危害最严重的四大病害。 向日葵黑斑病1943年首次发现于乌干达,1950年在坦桑尼亚,1962年在北罗得西亚,1964年在印度北部,1963年在日本,1964年在南斯拉夫,1971年在巴西、伊朗、澳  相似文献   
4.
葡萄病毒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黑斑病菌(Alternaria helianthi Tubaki et Nishihara)不但可以引起叶斑,还可以引起茎斑和盘腐。由黑斑病菌侵害的向日葵可减产27.75~80.65%,含油量减少19~33.8%。1966年吉林省向日葵产区首先发生,当时生产上并未引起重视。最近几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各地普遍发生。辽宁省自1975年以来随着油用型向日葵的推广,黑斑病也相继流行成灾,轻者减产10~20%,重者高达50%以上,甚至绝收。自1981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向日葵黑斑病的防治研究,1983和1984年在前两年的研究基础上,在阜新、彰武县以推  相似文献   
6.
向日葵是世界各国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其产量的提高与稳定,除受其内在的丰产潜能制约外,外界因素的干扰也常成为向日葵减产的重要因素,其中尤以病虫害的为害是影响向日葵稳产高产的重要干扰因素。向日葵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油科作物。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水稻白叶桔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细菌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1964年在我省庄河县栗子房公社发现之后,逐渐蔓延。1970年全省普查发病面积为60000亩。1971年发展到103000亩。1977年扩大达306000亩。其中以沈阳、庄河、东沟及开原等县发生严重,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左右,成为我省水稻持续高产、稳产的一大威胁。为此,1975年春组建了“辽宁省水稻白叶枯病综合防治协作组”。六年来,本着边研究、边总结、边示范、边推广的精神,及时将各项防治措施用于生产,至1980年,全省水稻发病面积由1977年的306000亩压到66000亩,在全省范围内基本控制了危害,特别是营口、大洼、盘山等病区已彻底消灭,解除了疫区,建立起约150万亩的无白叶枯病保护区,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