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了湖北省干旱灾害的特点、时空分布规律、演变趋势和致灾机制。结果表明,湖北省干旱灾害四季皆有发生;鄂西北、鄂北岗地、鄂中丘陵区等鄂西北部地区是湖北省干旱灾害最多的地区,长江三峡以南的鄂西南地区是干旱灾害最少的地区;7-10月是湖北省干旱日最多的月份,1-5月则是最少的月份;湖北省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明显增加趋势,与自然和地理环境、人类活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有关。干旱灾害对湖北省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饮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发展的威胁越来越突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1960—2018年江汉平原12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以及极端降水量,采用线性拟合、趋势分析以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江汉平原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汉平原降水量春夏多、秋冬少,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递增速率24.63 mm/10年,但季节分配不均匀。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结果显示,1978年为年降水量的突变年份。年均降水日数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1983年为降水日数的突变年份,从1996年开始降水日数递减速率急剧增大。降水强度四季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一致,均总体呈增强趋势,其中春、夏季递增速率高于年递增速率,秋、冬呈微弱增长趋势,降水强度的突变年份为1979年。极端降水量指标均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江汉平原降水在时间上分布较为集中,强降水发生概率增大。20世纪60—70年代属少雨期,极端旱年多发生于此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后期年降水量及极端降水量明显偏多,降水强度偏强,极端涝年集中出现在此时段。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加大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我国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我国作物生长、产量和农业潜在生产力等产生重要影响,对作物品质和产量带来直接影响,加剧了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进而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时还影响了我国农业种植制度。本研究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确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振兴的气象科技作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气象科技服务,气象科技在创新乡村振兴手段、创造乡村致富新契机、服务乡村振兴目标、助力乡村脱贫攻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气象科技振兴乡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现代气象科技服务农业、挖掘乡村气候资源、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农业转型、利用气象科技助力农业保险、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体系、开展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等促进气象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对策,为气象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趋利避害、减灾增收"作用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防灾减灾形势严峻,降低气象灾害风险成为灾害管理的着力点,而信息化发展推动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在介绍了信息化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推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新趋势,包括构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化吸引"大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构建无缝隙风险管理流程等,以降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气象服务提供方式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要介绍国外气象服务提供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气象服务提供方式的研究进展,并对气象服务提供方式研究重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深化气象服务提供方式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8.
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客观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视以创新为动力,强调放活经济,注重对实体性、长期性、结构性等问题的改革。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本文从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气象服务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梁八柱",系统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强化气象服务多层次、针对性、专业化、个性化的供给服务,更好地发挥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气象参与农业保险有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治斌  陈波 《湖北农业科学》2016,(20):5419-5426
农业是受气象条件影响最大的行业,由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居高不下,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对于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介绍中国农业保险的政策与实施的基础上,分析了气象参与农业保险的进展和发展前景,试图提出气象参与农业保险的可行性措施建议,旨在充分发挥气象参与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建立多元化气象服务体系,减轻气象灾害对农民和农业保险的影响,有效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气象服务必不可少。基于此,本研究简述了气象服务湖北农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系统分析了气象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从助推农业发展的气象保障服务、聚焦“富饶乡村”气象保障服务、夯实“美丽乡村”气象保障服务、助力“平安乡村”气象保障服务、强化气象保障服务乡村振兴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充分发挥“趋利避害、减灾增收”气象科技支撑作用,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进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