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开发了一种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对嗜酸乳杆菌单菌发酵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混菌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混合菌种组合比为2∶1∶1.同时对工艺条件及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活菌型最佳发酵终点为90-95°T灭菌型最佳发酵终点为75-80°T;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的最佳组合配方.对活菌型产品进行了4℃下,18 d的储藏试验,产品中的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大于1×106 cfu/mL.  相似文献   
3.
使湿法工艺废水治理产生经济效益郑睿贤湿法工艺生产纤维板,排放大量工艺废水,污染环境,如加入酚醛树脂,污染程度更为严重.废水不彻底治理,这种生产方式最终将被淘汰,是国内所有湿法生产线所面临的抉择。湿法工艺废水的治理,方案虽多,但难度很大:一是技术,二是...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胶合板的需求,解决生产胶合板原料的紧缺问题,研究了杨木的特性和应用杨木生产胶合板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用杨木生产重组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和粗纸桨。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时代背景具有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的特征,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做出改变以适应当今的情况,如对专业和课程的边界进行再设计。本文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胶合板的需求,解决生产胶合板原料的紧缺问题,研究了杨木的特性和应用杨木生产胶合板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用杨木生产重组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和粗纸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一带一路”的建设作为新时代以强调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国为核心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高校双创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具备的34项能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重要性、已具备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提高的期望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深入探讨。[结果/结论]通过相关性分析实证了这些能力在3个研究方面的必要性,以期根据该研究结果,拓展“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实现双创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木胶合板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木胶合板生产技术研究中南林学院郑睿贤近年来国内大面积人工种植速生杨木,并已成材,如何有效合理加以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课题。不少胶合板企业已采用杨木作为原料制造胶合板,但由于技术原因而处于困境,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笔者针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  相似文献   
9.
泡桐单板染色工艺参数的遴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酸性大红染料对0.5mm刨切泡桐单板进行染色正交试验。以染液组成和染色工艺为试验因素,用正交方法,以木材上染率进行观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NaCl最佳质量分数为1.5%;染料最佳质量分数是0.5%;适宜处理时间为4h;乙酸最佳分数为2%;渗透剂质量分数为0.1%;最佳染色温度是7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B-1015,克隆和分析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为稻曲病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1015菌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以及致病力等生物学表型。用PCR检测T-DNA在B-1015基因组中插入的稳定性,用Southern杂交检测T-DNA插入的拷贝数,用hiTail-PCR扩增T-DNA侧翼序列,用RACE PCR克隆T-DNA标记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所克隆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野生菌株P1相比,突变菌株B-1015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都有较明显的降低,孢子萌发率无明显差异,致病力丧失。分子检测结果表明T-DNA在B-1015基因组中为稳定的单拷贝插入。hiTail-PCR得到的T-DNA两端侧翼序列在野生型菌株基因组上不相连,RACE PCR在两边的侧翼序列上分别克隆得到Uvt-1015R和Uvt-1015L。预测分析表明Uvt-1015R包含一个长度为948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finder,ORF),可编码295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5′-untranslated regions,5′-UTR)长度为 341 bp,3′端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长度为271 bp。Uvt-1015L包含一个长度为351 bp的ORF,可编码116个氨基酸,5′-UTR为31 bp,3′-UTR长度为174 bp。在已知功能的蛋白中检索,没有发现与Uvt-1015R和Uvt-1015L基因同源的蛋白。序列分析发现T-DNA插入在两个基因序列中间,RT-PCR结果显示,在突变菌株B-1015中,Uvt-1015R表达量下降,Uvt-1015L不表达。【结论】 稻曲病菌突变菌株B-1015致病力等重要生物学表型发生改变,可能是由于T-DNA的插入导致了B-1015基因组重排和Uvt-1015R、Uvt-1015L基因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