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再生能源发电主要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发电形式。该文介绍了新型可再生能源独立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特点、设备选型、输配电系统、电气主接线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杂志选题     
一期杂志重头栏目的内容选择,即我们所说的杂志选题,合适与否,对于办好当期杂志至关重要。而将选题过程中的有关事宜,特别是编辑思想面向读者,是编读往来的编辑先行。其实,这是编辑主动敞开心扉给人看,是一改惯例,其益处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
采用衍生化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在甲基咪唑存在下与三氟乙酸酐衍生化反应后样品溶液放置时间及保存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常温下,阿维菌素衍生化反应溶液放置180 min后、甲维盐衍生化反应溶液放置360 min后,两者衍生化产物的峰面积即急剧下降;衍生化反应20 min后,样品于4 ℃下保存(冷藏),阿维菌素在 2 d内、甲维盐在3 d内,两者衍生化产物的检测结果保持稳定;而在-20 ℃下保存(冷冻),5 d内可保证阿维菌素和甲维盐衍生化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运用衍生化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时,应严格控制好衍生化反应后样品溶液的放置时间及保存温度,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20%高渗乙蒜素乳油在水稻植株、稻米、稻壳、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消解动态。样品采用二氯甲烷提取,液液分配净化,气相色谱(GC-ECD)测定。结果表明:乙蒜素在稻田水样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3% ~8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 ~6.3%;在植株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7.0% ~90.3%,相对标准偏差为2.6% ~4.9%;在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0.3% ~95.4%,相对标准偏差为3.0% ~7.4%。乙蒜素的最小检出量为2.0 ×10-11 g,水样、土样、植株(以及稻米和稻壳) 中乙蒜素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0.01、0.02 mg/kg。湖南、天津、浙江、湖北 4地 的残留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 20%高渗乙蒜素乳油在稻田水样和水稻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是 0.3 ~1.1 d和1.4~2.1 d。至水稻收获时,在稻田土壤、稻米和稻壳中均未检出乙蒜素残留,建议我国对乙蒜素在水稻中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可暂定为0.05 mg/kg。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双高计划”中的重点任务,也是助力“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有力措施。湖南省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潜力巨大,2018年湖南高职院校总体社会服务能力呈现显著提升,但整体水平一般,通过分析制约湖南省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科学完善的激励制度,强化教师社会服务的源动力;因地制宜,有特色地开展社会服务;构建联盟,形成合力等措施,以期为湖南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矩阵生态工程系统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修复技术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最值得推荐的一种无污染的绿色修复技术。本文阐述了矩阵生态工程系统技术按照仿生学原理和自然规律,依据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创造性地把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科学地有机组合在一起,同时把水生态修复和生态生产相结合达到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同时产出财富和提供就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在油菜植株、油菜籽和土壤中的残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多效唑在油菜植株、土壤以及油菜籽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动态。样品采用二氯甲烷提取,硅镁吸附剂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多效唑在油菜植株、土壤和油菜籽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10% ~110.2%、93.4% ~108.8%和 83.5% ~108.7%;变异系数分别为:1.09% ~5.27%、1.47% ~3.36%和 0.98% ~5.13%。多效唑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 g,土样、植株、油菜籽中的多效唑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1、0.05和0.05 mg/kg。多效唑在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是4.80 ~7.12 d和 12.31 ~17.11 d,在植株中的降解速率大于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8.
虱螨脲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检测方法及持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模拟土壤生态系统的方法,研究了虱螨脲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虱螨脲在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样品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前处理简单有效,方法检出限和灵敏度均能达到要求.虱螨脲在土壤中消解较快:2007年试验半衰期为2.51 d,土壤原始附着量为0.180 mg·kg~(-1);2008年试验半衰期为2.47 d,土壤原始附着量为0.209 mg·kg~(-1).  相似文献   
9.
采用模拟土壤生态系统的方法,研究了虱螨脲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虱螨脲在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样品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前处理简单有效,方法检出限和灵敏度均能达到要求。虱螨脲在土壤中消解较快:2007年试验半衰期为2.51 d,土壤原始附着量为0.180 mg.kg^-1;2008年试验半衰期为2.47 d,土壤原始附着量为0.209 mg.kg^-1。  相似文献   
10.
影响湖泊底泥生物有效磷的环境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天鹅湖湖泊底泥中生物有效磷(BAP)含量与其它相关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泥生物有效磷的检测浓度在81.62~151.47 mg/kg之间,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pH、烧矢量、含水率和总磷浓度分别为67~195 mV、6.68~7.79、4.39%~6.81%、21.89%~51.78%、285.78~552.94 mg/kg。总磷、有机质、氧化还原电位、含水率、pH值与底泥生物有效磷含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8170、0.6530、0.5658、0.6909、0.4471。因此总磷对BAP的影响最大,含水率、有机质和氧化还原电位次之,pH值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