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 Sars)为优势浮游动物物种的低盐度盐湖是西藏湖泊的一个重要类型,以达则错为代表,分析了其沉积背景及沉积物组成。结果如下:(1)湖泊敞水区无机沉积以内生化学沉积为主,可代表深水盐湖无机沉积物的自然沉积过程。(2)达则错盐湖浮游植物以蓝藻、硅藻、裸藻、绿藻为主,总生物量11.35 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4.92 mg/L,其中西藏拟溞占 82.30%;浮游植物残体受盐梯度影响在盐梯度层之上聚集,而浮游动物残体及粪粒(Fecal pellets)因外表有碳酸盐附着可穿过盐梯度层沉积湖底,生物残体与浮游动物代谢产物构成了沉积有机物的物质基础。(3)表层沉积物平均含水量为66.70%,粒径0.004-0.02 mm范围内的颗粒物含量最大,占20.42%,其次为<0.004 mm的粘土,占4.53%。(4)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含量为27.99 mg/g(干重),其中颗粒有机碳(POC)约为18.11 mg/g,占TOC的64.70%;在POC中,西藏拟溞粪粒贡献最大,约占POC的60.48%,占TOC的39.06%,占沉积物总量的1.12%,其次为西藏拟溞残体,占POC的38.85%。分析结果表明盐湖因其独特的水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具有较强的沉积能力,以化学沉积为主的无机沉积及以西藏拟溞粪粒和残肢碎屑为主的有机沉积构成了该类型盐湖颗粒物沉降及沉积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2.
西藏拟溞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报道了西藏拟Daphniopsistibetana在西藏内陆盐水的分布及其实验种群生物学的一些参数。西藏拟广泛分布于海拔 40 0 0m以上的藏北咸水湖泊中 ,对有西藏拟出现的 1 3个水体的测定及室内驯养结果表明 ,西藏拟分布的适温为 - 2~ 2 0℃ ,盐度为 9~ 3 5 ,pH为 9 0~ 1 0 4。盐度 1 6~ 1 7(纳木卡错 )、 2 2~ 2 5 (纳木卡错 )和 3 1~ 3 2 (班戈Ⅲ湖 ) 3个试验组西藏拟的平均寿命分别为 (48 0 0± 1 2 6 0 )、 (44 6 0± 1 4 2 0 )、(5 5 1 0± 9 70 )d ;最大寿命分别为 6 9、6 8、 72d ;产幼前发育期分别为 (2 1 3 3± 1 41 )、(2 3 2 5± 3 3 8)和 (2 2 3 4± 3 76 )d ;两次产幼间隔分别为 (7 5 5± 1 48)、 (8 0 7±1 82 )、 (7 88± 1 88)d ;每龄生殖量分别为 (8 86± 1 47)、 (7 6 7± 2 1 9)和 (6 82±0 81 )个 ;每龄最大生殖量分别为 1 7、 1 5、 9个 ;一生总生殖量分别为 (2 4 3 3± 1 5 78)、(1 9 3 3± 7 0 0 )、 (2 0 5 0± 5 6 7)个 ;其最大值分别为 5 9、 3 7、 3 3个。另外 ,还讨论了西藏拟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