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番茄品种粉冠1 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组氨酸浓度和施用方式对番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体内微量元素浓度 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过程中加入0.3 mmol·L-1 的组氨酸或催芽阶段加入0.2 mmol·L-1 的组氨酸能够明显促进番茄种子萌 发;水培试验中根施0.1~0.2 mmol·L-1 组氨酸能够明显增加番茄的株高、根长、根部和地上部干质量;喷施0.1 mmol·L-1 组 氨酸使番茄根部和地上部铁、锌浓度分别显著提高了42.84%、150.52% 和28.50%、37.20%。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求选择适 当组氨酸施用浓度及方式,从而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京冠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甜菊糖提取液、聚谷氨酸发酵液和玉米浆提取液对镉(Cd)污染土壤上普通白菜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1 g·kg-1玉米浆提取液能够显著提高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比对照增加了61.11%;显著降低地上部镉含量,比对照降低了15.97%;生物富集系数也显著降低。施用1 g·kg-1聚谷氨酸发酵液亦表现促进作用,地上部鲜质量增加,地上部镉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降低,但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施用1g·kg-1甜菊糖提取液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地上部鲜质量显著降低,且地上部镉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明显增加。综上,玉米浆提取液处理有利于保证普通白菜的安全生产,在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功能肥料组合施用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土壤肥力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设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过量施用化学肥料所导致的作物品质下降、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严重、土壤板结等问题,采用生物有机肥和水溶肥等功能性肥料组合,探究在减量施肥配合增施菌剂条件下对设施番茄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功能肥料组合施用处理化学肥料施用减少41.7%,番茄产量提升18.5%,果实糖...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农乐套餐对洛川苹果的品质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以洛川‘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系统比较了使用常规套餐和农乐套餐后的洛川苹果园中果实产量、果实内外在品质、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常规套餐相比,农乐套餐处理(总养分减量43.65%)对洛川‘红富士’苹果产量提升了5.69%,且显著提升苹果的品质,其中苹果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8.0%、12.1%、11.1%,苹果中的可滴定酸的含量降低了7.1%。此外,农乐套餐显著降低土壤中藤黄色杆菌属细菌的丰度,而显著提高假单胞菌属、鞘氨醇单胞菌、硝化螺菌、假诺卡氏菌属、罗库菌和芽孢杆菌属细菌的丰度。综上,农乐套餐能有效提升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这种提升与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改善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农乐套餐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洛川苹果绿色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结合土壤墒情实时原位检测技术,分析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幅度和施氮量对设施菜地无机氮剖面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合理水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在山东省寿光市设施番茄大棚设置了4种水肥管理模式:施氮100 kg·hm-2宽幅灌溉(W100),施氮100 kg·hm-2窄幅灌溉(N100),施氮150 kg·hm-2宽幅灌溉(W150),施氮150 kg·hm-2窄幅灌溉(N150)。宽幅和窄幅灌溉的水分变化区间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和68.5%~71.5%。采集番茄苗期、开花结果期、成熟采摘期的土壤剖面样品并测定其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番茄产量。结果表明:施化肥氮100 kg·hm-2条件下窄幅灌溉处理对于减小硝态氮累积效果较好。与宽幅灌溉相比,窄幅灌溉可显著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达80 t·hm-2以上。因此,为了减少土壤中无机氮的累积迁移并提高作物产量,在水肥一体化下建议在施用化肥氮100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设施菜田粪肥施用过量导致的土壤磷素累积和环境风险问题,本研究以设施菜田中的磷素管理措施为研究对象,基于寿光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稻壳不还田施用磷肥(S0P52)、稻壳还田配施磷肥(S20P52)、稻壳不还田且不施用磷肥(S0P0)和稻壳还田不施用磷肥(S20P0)4个处理,利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和生物有效磷分组方法对土壤磷素进行表征,探究外加碳源的同时控制磷肥投入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磷素盈余、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并结合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量等探究影响磷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磷素盈余为47.3~153.0 kg/hm2,且各处理间差异明显。具体表现如下:无论施磷或不施磷条件下,与不增碳处理比较,增碳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49和1.66倍,并改变了微生物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在施用磷肥基础上,增碳处理土壤TP、Olsen-P和DGT-P含量分别提升了2.15、1.66和2.79倍;在不施磷肥基础上,增碳处理对土壤MBC、MBP和DGT-P含量分别增加了1.46,4.99和2.75倍,并能够保证在维持磷素供应的同时降低CaCl2-P水平,降低环境风险。因此,稻壳还田不施用磷肥措施能够保证番茄产量和生物有效磷水平,可作为集约化设施菜田土壤源头磷素管控的推荐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7.
黄单胞菌属病原菌能侵染约400种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黄单胞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生具有保护功能的菌黄素。菌黄素是一类含有两个溴修饰的芳香多烯类磷脂化合物,但负责溴修饰的基因及其溴化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以野油菜黄单胞菌XC1菌株和稻黄单胞菌PXO99A菌株菌黄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xanJ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等方面的探究,初步阐明了xanJ的生物学功能。XanJ含有一个FAD结合结构域或一个色氨酸卤化酶结构域,拥有高度保守基序GXGXXG和WXWXIP,属于一类FAD依赖型卤化酶;xanJ敲除突变体无法合成双溴菌黄素,但仍能合成少量无溴化修饰的菌黄素;xanJ突变体中菌黄素前体3-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苯甲酸无积累;在xanJ突变体中过表达已知的酚类卤化酶基因ab10、bmp5、aerJ和mcnD无法恢复双溴菌黄素的生物合成;敲除xanJ不影响病原菌的胞外纤维素酶﹑胞外蛋白酶和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也不影响对甘蓝的致病性。因此,XanJ可能负责菌黄素多烯链上β-碳原子的溴化,并参与菌黄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多烯链延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