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As2796液体培养菌丝为农杆菌转化受体,经潮霉素抗性平板筛选,共获得17个阳性转化子,对转化子进行外源插入基因的PCR扩增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以液体培养菌丝为受体的农杆菌转化效率为8%~10%,相比菌褶作为转化受体效率低,但该方法周期短,且能满足实验室的日常转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4个白色和4个棕色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对其500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的S33、S438、S485 3个引物在棕色菌株组能扩增出4个特异条带(大小300~2000bp),将特异片段回收,克隆测序,将合成的4对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标记引物对48个菌株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仅SCAR41200在24个棕色菌株的22个中能扩增出特异条带,而所有白色菌株中都没有此条带,表明该标记与棕色菌株的棕色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24个双孢蘑菇不育单孢进行两两杂交配对,以菌株9608为基准,获得了2种不同交配型的不育单孢菌株A+:9601、9608、9609、9612、AgQG841-1、AgLH830-4、AgLH830-6、AgQL8125-5;A-:9602、9603、9604、9607、Ag2k811-1、M7206-1、M7206-2、M7206-11、M7206-13。将这2种菌株进行DNA提取,并构建DNA文库,对文库进行酶切验证,用SalⅠ酶切,可切出20、14、9kb等3个片段,其中20、9kb为λ载体的左右臂,插入片段为14kb,与预期相符,说明文库的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对206个收集自世界各地的双孢蘑菇栽培菌株的总DNA进行大规模的SRAP、ISSR和RAPD分析,共获得15条SRAP、3条ISSR和2条RAPD特异性标记条带。利用这20个标记条带对206个菌株中的具有代表性的3种不同农艺性状的131个菌株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得标记和相关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共筛选到5个与双孢蘑菇质量性状明显相关的标记SRAP1-5_(1000)、SRAP2-3_(200)、SRAP5-9_(650)、SRAP5-10_(400)、ISSR809_(2100);3个与双孢蘑菇产量性状明显相关的标记SRAP2-3_(400)、SRAP2-4_(1200)、SRAP2-3_(1800)。研究获得的分子标记经下一步的验证,有望作为双孢蘑菇的杂交育种过程中高产、优质菌株筛选预测的特异性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研究和分析了无孢平菇的培养特性、显微结构及主要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无孢平菇茵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子实体生长发育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8℃~22℃。扫描电镜观察子实层,无担孢子。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无孢平菇子实体的粗蛋白20.3%、粗纤维7.3%、粗脂肪2.6%、可溶性总糖5.9%、总氨基酸13.88%,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6.2%。  相似文献   
6.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最适pH为3;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55%~60%,最适含水量为55%。  相似文献   
7.
杂交狼尾草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干草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试验研究,探讨不同草粪比对双孢蘑菇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干草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是可行的,供试草粪比中,以3∶2(配方A,碳氮比为28.66∶1)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最高(12.32 kg/m2)、品质最好(单菇重、氨基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8.
部分中国野生双孢蘑菇的DNA鉴定和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1株经同工酶初步鉴定的中国野生双孢蘑菇菌株及作为对照的8株国内外栽培菌株和14株国外野生菌株进行基因组DNA的SRAP和ISSR分析,并对部分菌株进行ITS序列的扩增与序列比对.结果发现中国野生双孢蘑菇与对照菌株的ITS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为它们的进一步鉴定提供了DNA水平的依据,也表明同工酶鉴定和ITS序列...  相似文献   
9.
对21个鸡腿蘑栽培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SRAP分析,9对引物共获得23条明显的多态性扩增条带,利用23条扩增条带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获得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显示:不同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在60%的相似值上,21个菌株可以分为5大类,而在100%相似值上,除2个菌株Co.0071和Co.0072未能区分外,其余19个菌株均可单独分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双孢蘑菇野生种质创新杂交菌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成分,为利用野生种质选育营养价值更高的双孢蘑菇新菌株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主栽品种为对照,测定分析了6个杂交新菌株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并参照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U(UnitedNationsUniversity,联合国大学)、 IOM(Instituteof Medicine,美国医学研究所)、全鸡蛋蛋白3种氨基酸平衡模式谱,采用IOM模式评分、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化学评分等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野生种质创新杂交白色菌株福蘑63每百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46.76 g、必需氨基酸指数94.45、必需氨基酸比例41.72%、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得分86.73,在9个菌株中都是最高的。而野生种质创新杂交棕色菌株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甜味氨基酸、碱性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以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