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1.
为研究核桃内果皮硬化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及生长素在硬化过程中的作用,以'新露'核桃为研究试材,形态学观察及木质素沉积分析表明,内果皮硬化与其表面维管束分布具有密切关系,靠近维管组织附近的内果皮硬化先于远离维管的区域.IAA含量在内果皮硬化过程中呈V字形变化;IAA在5个时期平均含量最高(16.467 ng·g-1),约为...  相似文献   
2.
五种杀菌剂对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库尔勒香梨腐烂病菌田间发病枝条为试材,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刮除病斑后涂抹药剂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杀菌剂对库尔勒香梨腐烂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阿米妙收、银典和世高的防效较好,其EC50值分别为0.0193、0.0312、0.0563μg/mL;凯润和好力克防效次之;田间防治时阿米妙收50倍、凯润50倍防效最好,病斑愈合宽度和治愈率分别为17.1mm、93.6%和16.8mm、90.0%;好力克20倍防治效果次之,病斑愈合宽度和治愈率分别为9.3mm、82.4%;银典防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对库尔勒香梨树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引起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菌的来源,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程度提供依据.[方法]将从杨树(Populus bolleana Lauche)、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核桃(J.regia L.)、苹果(M.pumila Mill.)及香梨树(P.bretschneideri Rehd.)上分离的腐烂病菌株接种到30;香梨树皮培养基、香梨果实、叶片以及枝条上观察并计算发病率、病斑扩展速率及产孢情况.[结果]6种不同寄主来源的腐烂病菌株均能在30;香梨树皮培养基、果实、叶片及枝条上侵染.在培养基上除沙枣腐烂病菌株,其余5种腐烂病菌株均能在9d内显症产孢;在果实上,6种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株均未产孢;来源于苹果和香梨的腐烂病菌株在枝条上病斑扩展速度最快;6种腐烂病菌株在叶片上形成的病斑形态及病斑扩展速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6种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株均能使香梨不同部位感病,但在病斑扩展和产孢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菌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测定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菌子实体形态特征、培养性状观察和致病性,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为该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挑取病样子实体进行切片观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性状观察;将病菌分别接种于杨树(Populus bolleana Lauche)、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梨树(Pyrus sorotina)、柳树(Salixmatsudana Koidz)、核桃(J.regia L.)、苹果(M.pumila Mill.)、红枣(Ziziphuszizyphus)的枝条和叶片上,观察并统计发病率、病斑扩展速率。【结果】病菌分生孢子器具有多腔室,分生孢子呈腊肠形;病菌最适生长温区为20~30℃,最适p H值为6,全光照条件下产孢最多。在核桃树叶片上病斑扩展速度最快,在柳树上最慢;能在苹果和胡杨枝条形成产孢体并吐出黄色或橘黄色分生孢子角。【结论】分离后腐烂病病原菌经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梨幹腐烂壳蕉孢菌(C.carphosperma Fr.),病原菌在不同培养环境条件下颜色、生长速度、表面形态、菌落形状、色素分泌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腐烂病病源菌能可使7种不同寄主感病,但在病斑扩展和产孢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腐烂病病原菌对不同寄主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