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果汁油沙棘果渣油和沙棘种子油的区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俊旺  魏彩云 《沙棘》1994,7(4):24-27
综合分析沙棘果汁油、沙棘果渣油和沙棘种子油在理化指标和生化成分上的差异发现,沙棘果汁油与沙棘果渣油的生化成分基本相同。在理化指标(除碘价外)方面三者差异不大,沙棘种子油的碘价明显偏高。在生化成分方面,抄棘果渣油和沙棘果汁油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远高于沙棘种子油,三者V—E的含量近似,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沙棘果汁油和沙棘果渣油主要是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沙棘种子油主要是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不皂化物方面,果汁油中含有豆甾醇类和谷甾醇类化合物,种子油中不含谷甾醇,仅含一种豆甾醇。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中国沙棘含油率变化规律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魏彩云  郭俊旺 《沙棘》1996,9(2):37-43
通过对山西省境内中国沙棘就其浆果各部分含油率、油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V—E含量的跟踪分析,全果含油率为1.46%~1.57%,果汁含油率为0.63%~1.10%,果渣含油率为5.59%~9.2%,种子含油率为8.22%~9.23%。随采果期的推迟果汁含油率增加,果渣含油率降低,种子含油率基本不变。地区、品种、地理环境对含油率均有明显的影响。随采果期的推迟果汁油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果渣油中含量分为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类型。生长环境、采果期对V—E含量均有影响。三种油占全果总含油率的比例随采果期推迟变化,规律为果汁油增加,果渣油下降,种子油不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由数字式温湿传感器SHT11和单片机LPC904组成的最小温湿采集系统。该系统体积小、简单可靠、价格低。它与485接口连接可实现温湿度的多点检测。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气化中焦油的产生及其危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介绍生物质气化技术原理、装置及流程入手,论述了气化过程中焦油的产生、特点、影响因素及危害性。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气化中焦油的产生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气化是一种常用的生物质能转换途径,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副产物焦油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为此,从生物质气化技术原理、装置及流程入手,论述了气化过程中焦油的产生、特点、影响因素及危害性;分析生物质气化气中焦油的旋风分离、湿式净化和干式净化等物理净化方法,比较高温热解和催化裂解化学转化方法;指出不同焦油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工程应用.如何控制与优化气化过程、采取合适的焦油脱除技术,已成为生物质气化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郭俊旺  魏彩云 《沙棘》1995,8(2):27-33
通过分析沙棘油与常见植物油在理化指标及生化成分上的区别,继而讨论了利于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沙棘果汁油与沙棘种子油的鉴别,提出了对混有月桂酸类油脂,棕榈酸类油脂、油酸及亚油酸类油脂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芦苇是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标志,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弱化,大部分芦苇遭到弃收,就地腐烂变质成为白洋淀水体的内生污染源。对白洋淀芦苇进行机械化收割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白洋淀地形地貌复杂,未有与其完全相适应的机械化收割装备。为此,通过对现有芦苇收割机械进行现场收割试验研究,确定白洋淀芦苇合适的收割方式及现有芦苇收割机械存在的问题,为研制与白洋淀地区芦苇机械化收割相适应的装备提供方向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构造排种器机器视觉检测的模式识别算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帧频率下的帧种子数分布进行了研究。理论推断,帧种子数分布与视觉检测的帧频率无关。排种器试验的观测结果和方差分析均证实,改变帧频率,帧种子数分布的频率、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无显著变化,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四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尾概率最小值为0.138 2,最大值达1.000 0;效应模型决定系数最小值为0.947 8,最大值达0.999 7。每个样本逐一检验,获得了相同和更强的结论。该结果为构造简便有效的排种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9.
外槽轮排种器性能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机器视觉方法,检测了外槽轮排种器的排种过程,以期对该排种器性能进行较精确地评价。小麦试验结果表明,排种量呈某种性质的离散分布,其条形图一般非对称,峰值偏左。排种器转速和槽轮工作长度愈大,则排种均匀性愈好,条形图趋于对称。两个参数对排种能力及排种均匀性均存在极为显著的影响,显著性检验尾概率的最大值分别达0 0007和0 0016,效应模型的决定系数最小值为0 9185。排种量的均值达17 0343粒/s~165 9395粒/s,标准差达13 6025粒/s~27 4819粒/s,变异系数达15 6797%~79 8534%。排种量的极差变化较小。槽轮工作长度值18mm可能处于排种量跃升的临界状态附近。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气肥增施控制系统采用Arduino Mega 2560作为主控制器,采用AM2301、CM1101、BH1750实现温室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采用2GB的SD卡实现测试数据的海量存贮,LCD12864作为系统显示屏,显示界面包括系统状态主界面、参数状态设置、报警信息、24h内极值数据查询等,系统键盘采用按键、旋钮和电位器组合实现,设计完成的气肥反应器控制模式具有手动、自动、智能3种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