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3株放线菌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以挖掘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以前期分离筛选的2株优良生防放线菌株(Streptomyces pactum Act12和Sr.ochei D74)与1株分离自根肿病发病小区健株根际土中的黄白链霉菌(S.alboflavus SP12)为研究对象,利用孢子萌发、皿内发芽及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菌株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1)SP12与D74接种可显著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发病率分别降低50.0%和41.7%,病情指数分别降低20.3%和19.4%;SP12与D74提高白菜地下部分鲜质量36.6%和8.6%,同时地上部分鲜质量分别增加25.4%和4.9%。(2)SP12与D74显著影响白菜生长及抗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SP12与D74使根系活力分别增加46.2%和34.4%,PPO活力分别增加49.0%和66.5%,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11.2%和35.1%,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5.2%和7.4%;SP12处理可提高POD活性26.4%(P0.05)。(3)SP12和D74可改变白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提高放线菌的数量63.7%和15.4%。结果表明:SP12、D74对根肿病防治、植株生长、抗逆酶系统及根际微生态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发酵菌种、原料组成及发酵原料灭菌处理对苹果渣发酵饲料中4种重要水解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植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酵母菌(Yeast)、黑曲霉A8(Aspergillus niger A8)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发酵菌剂,通过单一菌种及双菌混合接种方法,分别对2种原料(原料A为苹果渣+尿素,原料B为苹果渣+尿素+油渣粉)在自然发酵(原料不灭菌)和灭菌发酵(原料121℃灭菌30min)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利用比色法测定发酵产物中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植酸酶4种水解酶的活性。【结果】发酵可大幅度提高发酵产物中影响饲料消化利用率的4种重要水解酶活性,且混合发酵剂对发酵产物中4种水解酶活性的提高作用优于单菌发酵,添加油渣粉和原料灭菌处理有助于提高发酵产物中4种水解酶的活性。灭菌和添加油渣粉工艺条件下,在发酵产物中:蛋白酶活性58.85~368.43 U,发酵增率67.7%~949.6%,接菌增率109.4%~526.0%,灭菌增率22.2%~118.6%;纤维素酶活性3 617.53~6 278.22U,发酵增率13.8%~97.6%,接菌增率2.3%~73.5%,灭菌增率8.3%~63.9%;果胶酶活性203.20~358.47U,发酵增率34.5%~137.4%,接菌增率26.4%~76.4%,灭菌增率为17.1%~64.8%;植酸酶活性19.45~54.96U,发酵增率336.1%~1 132.3%,接菌增率41.4%~182.6%,灭菌增率1.2%~92.0%。【结论】混菌发酵、添加油渣粉以及发酵原料灭菌处理对提高苹果渣发酵饲料中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植酸酶活性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态发酵工艺与酶活性测定法研究发酵菌种、原料组成及原料灭菌处理对马铃薯渣发酵饲料中与动物饲料消化率密切相关的4种重要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马铃薯渣中接入酵母菌(Yeast)、黑曲霉A8(Aspergillus niger A8)及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发酵剂能大幅度提高发酵产物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植酸酶活性。加入尿素及油渣,进行原料灭菌处理也有类似效果:①发酵产物蛋白酶活性为184.20~564.90 U,发酵增率为191.7%~794.5%,接菌增率为68.9%~206.7%,灭菌增率为9.4%~45.2%;②纤维素酶活性为3 455.56~5 978.15 U,发酵增率为4.7%~81.1%,接菌增率为36.7%~73.0%,灭菌增率为1.7%~61.0%;③果胶酶活性为248.76~613.74U,发酵增率为19.5%~194.8%,接菌增率为10.2%~146.7%,灭菌增率为7.5%~71.1%;④植酸酶活性为23.63~107.08 U,发酵增率为67.7%~949.6%,接菌增率为109.4%~526.0%。除酵母菌接种的植酸酶外,其余4种水解酶接菌与不接菌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单接米曲霉处理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单接黑曲霉及黑曲霉与酵母菌混接处理发酵产物的植酸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禾本科绿肥对设施大棚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机制,于2017-2021年选取玉米、高粱和高丹草绿肥进行还田试验,设置休闲农田-草莓、玉米-草莓、高粱-草莓和高丹草-草莓4个处理,测定草莓盛果期的植株生长及生理指标、果实产量及品质、土壤化学特征、细菌群落结构及代谢组。结果表明,不同绿肥处理均促进后茬草莓生长、产量形成及品质提高。其中,玉米绿肥的效果最为明显,该处理下草莓植株干重、根表面积、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较休闲对照显著增加53.4%、34.4%、40.0%、21.0%、94.7%、36.0%和7.8%。同时,玉米绿肥处理下果实单株产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4.6%、13.9%、14.4%和12.8%。此外,玉米绿肥处理下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显著增加。绿肥介导了草莓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增加,有益细菌如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贪噬菌属(Variovorax)和鞘氨醇杆菌属(Pedobacter)显著富集。绿肥对有益细菌的招募可能与之介导的土壤中糖类代谢物(如山梨糖、甘露糖和果糖)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有关,而脂类代谢物(如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相对丰度的显著降低缓解了草莓自毒作用。因此,禾本科绿肥引起土壤特定代谢物变化通过招募有益菌并缓解自毒作用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以玉米为主的禾本科绿肥适用于设施大棚草莓生产。  相似文献   
5.
选用实验室保存的10株芽孢杆菌,通过皿内拮抗试验、皿内种子发芽试验、菌株碳氮源利用试验、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手段筛选鉴定出MY1、CY1两株芽孢杆菌,它们具有广谱抑菌性和潜在促生能力,其中MY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CY1为枯草芽孢杆菌沙漠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inaquosorum)。进一步通过盆栽试验研究MY1、CY1对番茄促生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Y1、CY1发酵液可显着提高番茄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分干质量等生物学指标,PAL、PPO、POD、CAT 4种防御酶活性分别在不同测试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MY1、CY1具有促进番茄生长,增强植株抗病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连作番茄根区病土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线虫与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连作番茄根区病土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诱导效果及引起连作障碍的微生态机制,可为深入了解番茄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探究番茄连作障碍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番茄在健康土壤及接种病土土壤中生物学特性变化及根结线虫侵染状况,并分析鉴定了土壤中微生物及线虫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接种连作番茄根结线虫病株根区病土会对番茄生长及根结线虫侵染产生影响:1)番茄苗期根系根结数达9个?株~(-1),健康土壤无根结;土壤线虫数量较健康土壤增加390.4%;收获期番茄根结线虫侵染率达62.7%,病情指数为80.0%。2)番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防御酶活性降低,收获期茎叶及根系鲜质量较健康土壤分别减少50.2%及33.1%,苗期番茄叶片PPO活性较健康土壤降低15.8%,POD活性较健康土壤增加24.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3)番茄根系更易感染有害菌,根系内病原菌甘蓝假单胞菌数量较健康土壤增加463倍,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总数分别增加46.3%、94.5%及134.0%。4)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及植物寄生性线虫数量分别为健康根区土壤的3.3倍、1.6倍及7.3倍,其中的植物寄生线虫95.6%为根结线虫。综上所述,接入连作番茄根结线虫病株根区病土不仅导致番茄遭受根结线虫侵染,而且会导致土壤线虫总量及植物寄生线虫所占比例大幅增加,并使番茄根系内有害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对番茄生长造成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影响番茄的生理生化特性,受线虫侵染番茄防御性酶活性降低,使其更易被根结线虫及病原菌侵染,番茄根区土壤线虫、微生物及根系内优势细菌的种类与数量及其之间的作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一种能用于沼液中乙酸含量灵敏准确分析的常规检测方法,通过对沼液沉淀、脱色及过滤处理获得无色透明待测液,再利用乙酸与FeCl3反应形成乙酸铁红色化合物的特性,研究了沼液中乙酸含量比色分析的可行性及准确度。结果表明:沼液预处理时,沉淀剂吸附乙酸导致待测液中乙酸测值偏低,在沉淀剂用量固定时其负偏差为一常数,可用该常数对乙酸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将脱色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时,加入活性炭脱色剂对乙酸测定结果无影响;沼液预处理获得的含乙酸待测液与100.0 g·L-1FeCl3显色剂反应得到乙酸铁化合物,其在550 nm处的吸光值在显色后3.0~6.0 h内基本不变,其相对偏差为±5%;在沼液预处理待测液中,用乙酸铁比色法测定乙酸时的平均回收率为97.52%(RSD为1.44%,n=5)。该研究表明,乙酸铁比色法简单、灵敏且准确度高,适用于沼液中乙酸含量的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红心火龙果为材料,比较红肉型自花授粉、红肉型异花授粉、白肉型花粉、红白肉混合型花粉、异种红肉型异花授粉五种人工授粉方式对火龙果座果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异种红肉型授粉后,火龙果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果皮厚度最小、单果重和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一种能用于沼液中乙酸含量灵敏准确分析的常规检测方法,通过对沼液沉淀、脱色及过滤处理获得无色透明待测液,再利用乙酸与FeCl_3反应形成乙酸铁红色化合物的特性,研究了沼液中乙酸含量比色分析的可行性及准确度。结果表明:沼液预处理时,沉淀剂吸附乙酸导致待测液中乙酸测值偏低,在沉淀剂用量固定时其负偏差为一常数,可用该常数对乙酸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将脱色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时,加入活性炭脱色剂对乙酸测定结果无影响;沼液预处理获得的含乙酸待测液与100.0 g·L~(-1)FeCl_3显色剂反应得到乙酸铁化合物,其在550 nm处的吸光值在显色后3.0~6.0 h内基本不变,其相对偏差为±5%;在沼液预处理待测液中,用乙酸铁比色法测定乙酸时的平均回收率为97.52%(RSD为1.44%,n=5)。该研究表明,乙酸铁比色法简单、灵敏且准确度高,适用于沼液中乙酸含量的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资源环境类专业下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等4个专业,在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中面临着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训练、学生前期缺乏系统的科学技能训练、对毕业论文与创新创业训练的关系认识不足、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且个人“软实力”不强等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以加强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一是注重课堂教学与综合能力训练的结合,为创新创业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编写科学研究方法指南,增加投入以完善辅助材料的配置,为加强科学技能训练提供保障;三是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毕业论文和创新创业训练的过程性指导;四是加强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科研的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五是开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个人的“软实力”。通过上述举措,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取得了突出的课外学术成果,并在毕业后获得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同时,教师也取得了显著的教改成果,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双赢”。实践证明,资源环境类专业制定的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提高了创新创业训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