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探明微生物菌剂处理三七种子对三七生长及种苗品质的影响,以三七种子为试材,通过设置随机区组试验,分析比较3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出苗、存苗、农艺性状、根腐病病害发生及种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微生物菌剂均有利于三七的存苗,其中以植物益生菌液1号菌剂200倍稀释液处理效果最优,但对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哈茨木霉菌剂对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优于植物益生菌液1号和宁盾菌剂,生育期根腐病平均发生率依次为:植物益生菌液1号菌剂(1.79%)>宁盾菌剂(1.42%)>对照(1.17%)>哈茨木霉菌剂(0.58%);3)3种微生物菌剂均有利于三七种苗总皂苷含量的积累及地上部的生长,其中植物益生菌液1号200倍稀释液和宁盾水剂100倍稀释液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增加36.96%和30.97%。综上,微生物菌剂处理三七种子有利于三七地上部生长、存苗及种苗皂苷含量的积累,其中以植物益生菌液1号菌剂200倍稀释液效果最优。本研究可为微生物菌剂在三七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逐步提高LB平板中利福平浓度的方法,从具有促生长和防病潜力的玉米内生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Y19中筛选出获得抑菌活性不变的抗利福平(250μg/m L)突变菌株Y19-Rif M,研究Y19-Rif M在玉米根部定殖能力。结果表明,玉米出苗后25、30、35、40、45、50、55 d,从根际、根表、根内均能回收到抗性菌落。根际、根表的回收菌量保持在1×103~1×104CFU/g的水平,根内保持在1×103CFU/g的水平,灭菌土中回收到的菌落数量高于自然土中菌落数量。  相似文献   
3.
Y19是从玉米种子分离的具有促生、防病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探究其在玉米体内及根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通过自然转化方式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mut3a的质粒p HAPII导入Y19,获得具有良好荧光表型的标记菌株Y19-GFPmut3a。室内平板对峙、玉米盆栽促生定殖实验的结果表明,质粒的引入对Y19的拮抗病原及促生效果并无明显的影响,接种后的第40天,仍能在玉米的根围土壤、根、茎及叶组织中检测到标记菌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接菌后的第9天,即可观察到其在玉米根、茎及叶部组织的定殖,表明Y19在玉米体内具有良好的运输传导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林下土壤养分不均衡的问题,采用2种纯植物源材料生产的有机肥对在松树林下有机种植的二年生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ill)F. H. Chen]开展有机肥施用对其生长与品质影响的研究,明确适合林下三七生长的有机肥施肥方法和用量。通过1年大田试验,探究2种有机肥对三七生长、皂苷含量、三七产量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评价2种有机肥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1)以基肥加追肥的方式施用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30 000 kg/hm2导致存苗率显著下降;2)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更有利于林下三七叶绿素的合成和根部干物质的累积;3)2种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林下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提升林下三七的产量和品质,其中,以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施用基肥3 750 kg/hm2加追肥3 750 kg/hm2产量最高,较对照提高54.38%,皂苷含量增加39.88%。综上,2种有机肥均能显著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提升林下三七的产量和品质,以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施用基肥3 750 kg/hm2加追肥3 750 kg/hm2施肥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