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稻茬小麦占豫南地区小麦播种面积 70 %以上 ,是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中低产田。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 ,气候湿润 ,常年降水在 1 2 0 0mm以上 ,特别是春季多雨 ,常造成麦田渍害的发生 ,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渍害已成为制约豫南稻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搞好渍害的治理是提高稻茬小麦产量的关键。1 渍害对小麦的影响1 .1 造成根系早衰由于渍害造成植株根际土壤缺氧严重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 ,根系中毒现象严重 ,使根早衰甚至死亡 ,根部吸肥吸水能力下降。小麦拔节后 ,涝渍田块老根黄黑僵硬 ,后期涝渍更加速了根系的衰亡。1 .2 …  相似文献   
2.
豫东地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晚播弱苗,单根独苗及碱地“老小苗”。为了提高这类小麦的产量,三年来,我们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  相似文献   
3.
灰色局势决策在大豆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 ,对 2 0 0 0年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中综合了 1 2个较为重要的性状指标 ,对 1 3个参试种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估 ,从而为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较为全面的量化分析方法 ,弥补了经典鉴定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水稻坐蔸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坐蔸即水稻赤枯病、“红毛丛”、“稻锈头”、“化棵” ,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一般栽秧后 15天左右发病。如栽秧后遇寒潮、冬水田、冷浸田、烂泥田、深水田 ,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偏施单质化肥、缺钾、缺磷、缺锌的田块及栽秧过深的田块易出现水稻坐蔸。究其原因 ,主要是水稻栽秧后气温下降 ,水温和泥温低 ,水稻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根系停止生长 ;使稻根变黑腐烂 ,影响水稻吸收氮、磷、钾、硅、锌等营养物质 ,引起水稻营养和生理机能失调 ,直接影响了稻苗呼吸及光合作用 ,导致生长停滞 ,从而出现坐蔸。防治水稻坐蔸 ,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