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稻群体结构在探讨二化螟防治指标上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代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田块,不同生育期为害造成的枯鞘和枯心与产量损失的关系中探求防治指标。结果认为:二化螟为害造成产量损失的大小与水稻群体结构和生育期有密切关系。在有效分蘖临界期前因水稻群体较小,侵入的蚁螟多、为害期较长,造成产量损失较大,而有效分蘖临界期后侵入的蚁螟则因水稻已有相当大的群体,对产量影响较小,甚至有增产作用。群体结构较好的稻田对二化螟为害的忍耐力较强。因此,制定一代二化螟的防治策略时应考虑消灭有效分蘖临界期前侵入的蚁螟为主。确定防治指标时应考虑到水稻的生育期和群体结构;制定防治方法时应考虑到尽快地实现水稻丰产群体结构的优良农业技术措施,放宽防治指标的措施。分蘖临界期前已达到有效穗预定苗数的田块防治指标宜放宽,否则宜严。  相似文献   
2.
一代二化螟危害株在田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是聚集的,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枯鞘株个体群的大小随时间序列而变化。受害株前期及后期表现为高聚集低密度,中期为低聚集高密度。在防治指标枯鞘率为3—5%的前提下,直接回归关系显著。低密度(0.2株/丛以下)则需改进型的 Iwao 模型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3.
应用乐山地区农科所,忠县八德乡田间实地调查资料,采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方法,比较6种田间抽样方法的优劣,结果证明在当前四川省一代二化螟防治指标密度定为枯鞘0.5—0.7株/丛,或枯鞘率3—5%的前提下,仍以平行跳跃抽样法效果较好。将抽样数减少到100丛,也能达到0.3以上的目标精确度。如采用平行带状抽样,要达到同样精度则需要400—500丛,但可以减少田间走动所耽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