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正>一看微耕机功能。微耕机设计上主要考虑田间耕作,但附带了其他功能,如运输、开沟、铺膜、收割、抽水、发电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二看微耕机配套动力。配套柴油机比配套汽油机转速低,但可靠性较高。风冷柴油机比水冷柴油机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互作体系中病原菌来源过氧化氢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水稻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互作体系中的过氧化氢积累的定位。【结果】突变体菌株细胞中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亚基C的缺失导致胞内其余过氧化氢清除酶活性的补偿性显著上升,使胞内内源过氧化氢积累水平显著下降,并引起病原菌与水稻互作体系中的过氧化氢积累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结论】病原细菌很可能是互作体系中过氧化氢的一个重要来源。病原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很可能在非寄主互作中造成细菌周围植物细胞的损伤,对植物细胞具有潜在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以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菌的avrXa7基因和ahpC基因的2个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菌株为研究对象,探讨植物病原细菌内源过氧化氢水平与菌株毒性的联系。AR/HRP法分析病原菌的过氧化氢清除力,组织化学法对细胞内过氧化氢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avrXa7基因的突变诱导病原菌毒性的显著降低,并引起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积累水平显著下降;ahpC基因的突变诱导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水平显著降低,但未能引起病原菌毒性产生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说明,在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病菌的致病机制中,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的积累水平并不能直接决定菌株的毒性,而是处在avrXa7基因的下游,受到avrXa7或者更多毒性相关基因的调控,参与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旷惠桃教授认为痹证发病多因体虚复感风、寒、湿、热之邪,致营卫失和、脉络不通、气血凝滞、邪气壅塞,病机错综复杂,但总以瘀血痰浊为主,涉及周身脏腑组织,故其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临证强调因人而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以“三通四补”为法,包括:祛风通脉,活血通络,豁痰通隧,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等,临床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