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25 / I在鸡和鸡蛋内的分布及转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肉鸡与蛋鸡在喂饲20μl^125I-NaI(100μg/ml)溶液(4μCi)后^125I在鸡体内的分布和积累。结果表明,^125I-NaI喂饲后3h,肉鸡内各器官和组织就测到放射性;6h时各器官和组织中的放射性比活度达到相对高峰,随后放射性比活度持续下降;18d时各器官和组织除羽毛之外均未能检测到放射性。在^125I-NaI喂饲后6h ̄1d间,肺,肫,肠中^125I积累较多,肌肉内相对于其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小麦幼苗根系形成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50~200ppm MET处理,抑制小麦幼苗根系的垂直生长,促进根系发生,增加根冠比,增强根系活力,但不影响单株根系干重。进一步研究表明,MET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同化物向根系运输,从而促进幼苗根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鸡为研究对象,探明134Cs在鸡体内的累积与代谢情况,为减少放射性同位素污染及安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34Cs引入后能很快被鸡体吸收,并迅速转移到各内脏器官和组织中,6h放射性比活度在肝、肠、胰、心中积累较高,达到3210780±1560Bq~4568580±1860Bq ,血、肉、骨、毛中累积较少,在198480±360~198480±360Bq之间, 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在24h时,组织中放射性比活度下降到6h时的30%左右。到第69d时除毛和肉中以外,其余器官和组织中均未能检测到放射性134Cs的存在。喂饲NaCl能减轻134Cs在鸡体内的积累。清水浸洗对鸡肉中134Cs清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用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表明:棉花叶面喷施 DPC 后,可以加强根部磷酸化作用,增强了根系活力。DPC 进入棉叶后,很快被代谢并与某种物质结合。在成熟期测定,除棉花纤维外,其余各部分都发现有 DPC 存在,种子中残留量很低。此外,施用 DPC 后,棉叶中氨基酸总量提高了29.77%  相似文献   
5.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原理对鸡法氏囊病检测进行了研究,并对整个技术操作流程进行了一些最佳条件的摸索,从而建立起鸡法氏囊病的微量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试验表明,该法不仅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适合于大规模样品的检测,对鸡法氏囊病的早期测报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锶在鸡体内的行为规律及防治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89 85SrCl2通过饲料引入鸡体,研究了^89 85Sr在鸡体内的吸收和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引入^89 85SrCl2 6小时后,鸡体内各器官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较多放射性Sr存在,但滞留时间较短,引入3天后,除骨、毛之外的其他部位均未能检测到放射性。Sr在骨中积累较多,且代谢缓慢。喂饲CaCl2可以加快Sr代谢,降低骨中放射性Sr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8.
水培和大田小区试验表明,100μg/LMD1处理促进小麦幼苗根系发生,增加根冠比,控制植株生长,抑制植株基部1-3节节间长度,从而增强植株抗倒能力,生理和同位素示踪试验,MD1降低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同化物向根系运输。此外,MD1有一定程序上有改善穗部性状。  相似文献   
9.
用~(14)C—乙烯利研究了棉花播株对乙烯利吸收的速度、运输途径以及在棉花内的运转积累规律。乙烯利喷施后,可以促进棉叶所吸收的~(14)C—葡萄糖加速向棉铃特别是纤维中输送,促进提早吐絮。棉铃吸收乙烯利后,有一个释放乙烯的高峰,这个高峰一般都在棉铃开裂前二—三天,通经硅胶薄层和纸层析的分离鉴定,留在棉株内~(14)C 物质中没有发现其它含~(14)C 的放射性代谢产物,仍然以~(14)C—乙烯利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