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粉病严重威胁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地方品种‘小白冬麦’对白粉病具有良好的抗性。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小白冬麦’抗白粉病基因,利用SLAF测序,结合BSA方法将抗病基因mlxbd定位在小麦7BL染色体上总长度19.26 Mb的候选区域内[参照小麦CSS(Chromosome survey sequence)基因组(IWGSC,2014)]。将候选区域对应到‘中国春’IWGSC RefSeq v1.0基因组(IWGSC,2018)7BL染色体上,位置为611 088 744~723 157 603。在抗感材料间,定位于染色体候选区间内的SNP和InDel分别有788个和47个。利用已经报道的与mlxbd和mlmz基因连锁标记,进一步将候选区域缩小,基因mlxbd进一步定位于染色体700 631 952~711 234 115。基因功能参照IWGSC RefSeq v1.0(IWGSC,2018)注释,筛选出9个含有NBS或者LRR抗病结构域的基因。利用已有小麦转录组数据库对候选基因分析发现,候选区域内有5个基因受小麦白粉病菌诱导。  相似文献   
2.
种子的纯度是影响杂交棉发挥其杂种优势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基于不同棉花品系之间的遗传变异,筛选出杂交种亲本间具有多态性,且为共显性的SSR核心引物,用于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通过统计每个检测引物扩增带型的差异或一致性,综合得出杂交种的种子纯度。利用该方法,对4个棉花杂交种种子的纯度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为棉花杂交种纯度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重要的纤维作物,天然彩色棉具有环保、健康等优点。为保障新疆彩色棉品种权益,快速准确鉴定品种,加快品种选育进程,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为27份新彩棉品种构建DNA指纹图谱和专属二维码,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筛选出的52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稳定的分子标记,在27份彩色棉品种共扩增出155个多态性带型,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带型个数变幅为2~7,平均为2.98;52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为0.137 1~0.776 4,平均值为0.454 3。27份新彩棉品种中,12个品种具有特征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引物,7对SSR引物组合可将其他15个品种区分开;用9对引物组合即可将27个新彩棉品种完全区分开。利用NTSYS 2.1软件聚类分析显示,27个新彩棉品种遗传相似系数为0.573 3~0.955 9,平均值为0.764 6,表明现有新彩棉品种遗传基础较丰富,绿色棉遗传多样性较棕色棉更高;聚类分析显示27个新彩棉品种可分为3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原品种选育系谱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寻找一种有效的棉花品种(系)纯度检测方法是解决目前市场上棉花品种多、乱、杂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选取新疆棉花品种(系)中的41个常规种为试验材料,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15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核心引物,对41份试验材料进行纯度检测。每份试验材料使用2~4对引物进行纯度鉴定,检测结果显示,41份试验材料的种子纯度达到100%的占19.51%,纯度高于80%的品种(系)占73.17%。本研究所筛选出的SSR核心引物及研究结果为开展棉花常规种种子纯度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检测2020年在新疆阿拉尔市九团阿瓦提县新引进的4种不同棉花品种的产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生育期内叶片总氮、磷、钾的含量,分析棉花所吸收的养分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合理施肥、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4个棉花品种各生育期内的叶片中的氮、磷、钾含量均呈现为氮>钾>磷,且在不同生育期内氮、钾含量波动较大,因此在棉花种植生产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氮、钾肥的施用;此外,根据棉花产量与不同生育期叶片内氮、磷、钾含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发现,苗期和初蕾期棉花氮、钾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盛蕾期棉花氮、磷、钾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养分的供给和吸收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棉花生长的各阶段要合理追肥,确保养分供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