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不同基质对番茄根际微生物、酶活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蛭石、炉渣、细沙、珍珠岩和草炭等为原料,按照不同组合与配比组成复合基质,筛选适用于番茄穴盘育苗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以草炭、炉渣、蛭石为原料,按1∶1∶1的体积比配成基质,其容重和总空隙度均处于适宜育苗的范围,保肥性能强;并且该基质处理的番茄幼苗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促进了番茄幼苗的生长,培育的番茄幼苗素质最佳,表现为番茄幼苗生长迅速、干物质积累快、壮苗指数大。因此,建议以草炭、炉渣、蛭石按1∶1∶1的体积比配制成复合基质,适用于番茄工厂化穴盘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是东北亚地区至关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同时又是中国第三代旅游开发的领军景区。在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同时,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长白山旅游业的条件、现状、发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理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措施,为长白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芦笋是高产高效出口创汇蔬菜,莱阳市高格庄镇,100hm^2芦笋业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品质优良的绿色食品,由山东省芦笋研究开发推广中心专家对全镇笋田进行技术指导,并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现将其栽培技术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了环丙沙星-小牛血清蛋白偶联物,评价了pH、环丙沙星和碳二亚胺浓度对偶联结合比率的影响。同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质谱方法对偶联产物的基团、分子量等特征进行分析鉴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对环丙沙星-小牛血清蛋白的偶联结合比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碳二亚胺和环丙沙星浓度差异性不显著。在pH5.0,碳二亚胺和环丙沙星浓度分别为60mg/mL和5mg/mL的条件下,环丙沙星-小牛血清蛋白偶联结合比率为30:1。该方法条件下的偶联反应成功。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环丙沙星-小牛血清蛋白的偶联,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除草剂绿麦隆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其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常规用药量的1—5倍施用于麦田,其在田间的残留不会对后茬作物的生长造成危害。而当其在田间残留量达到或超过0.30mg/kg时,对后茬作物的生长就会产生明显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蔬菜穴盘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蔬菜穴盘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茄子育苗适宜的穴盘规格为50孔(54 cm×28 cm),温控条件为日29~31 ℃、夜19~21 ℃;丝瓜育苗适宜的穴盘规格为32孔,温控条件为日29~31 ℃、夜19~21 ℃;甘蓝育苗适宜的穴盘规格为72孔,温控条件为日24~26 ℃、夜14~16 ℃;均采用商品基质。  相似文献   
7.
育苗是蔬菜种植的第一步,关系到整个蔬菜生产过程的成败。东阳市冬春季甘蓝栽培多采用营养钵育苗,普遍存在营养土带病菌、种子成苗率低、秧苗质量差等缺点,如果遭遇恶劣天气,还容易造成大批秧苗死亡,导致整个生产季节延迟,使蔬菜生产效益下降。随着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种植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灾害天气频繁发生,蔬菜育苗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8.
从粳稻中花11组培后代中发现了一个苗期白条纹,抽穗期自穗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表现为1叶期叶全白,2叶期从新叶叶尖开始沿叶脉逐渐转绿,至成株期完全变绿,抽穗后内外颖表现为自色,穗轴和小枝梗表现为绿色,成熟后颖壳转黄.根据基因定位结果,将该突变体定名为wslwp(white striped leaf and white pa...  相似文献   
9.
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了环丙沙星-小牛血清蛋白偶联物,评价了pH、环丙沙星和碳二亚胺浓度对偶联结合比率的影响。同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质谱方法对偶联产物的基团、分子量等特征进行分析鉴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对环丙沙星-小牛血清蛋白的偶联结合比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碳二亚胺和环丙沙星浓度差异性不显著。在pH5.0,碳二亚胺和环丙沙星浓度分别为60mg/mL和5mg/mL的条件下,环丙沙星-小牛血清蛋白偶联结合比率为30:1。该方法条件下的偶联反应成功。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环丙沙星-小牛血清蛋白的偶联,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