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杂交玉米新品种美单99进行农作物父本中心式"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其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采用"农作物父本中心式"进行杂交玉米制种,使田间父本授粉植株均匀合理分布,与常规行比排列相比,能显著增加母本植株的结实率,大幅度提高制种产量,其中处理1间4杂交种产量增产幅度达极显著水平.在遵义县的大面积制种示范中平均产量达到222.1 kg/667 m2."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模式主要是能保证父本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和丰富的花粉量,同时又能保证单位面积上具有较多的母本株数.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杂交稻筒优202的选育与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优202是贵州大学农学院水稻研究所与贵州省农业厅种子站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抗冷杂交稻,2003年6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取样分析,其米质为国家优质三级米,抗稻瘟病性的田间自然诱发和接种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抗冷性鉴定结果为抗。该品种的最大特征是叶片半卷直立、叶色浓绿、透光性强,适宜于密植;且分蘖力、分蘖势较强,前期生长旺盛,成穗率较高,穗大粒多,根系发达,寿命长,不早衰,熟色好,在两年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有效穗17.5万,每穗着粒数在160~180粒,结实率较高。结实性好,千粒重28g左右。在栽培技术措施上与一般常规杂交稻品种相比较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保证种植密度。以1.5万~1.75万穴/667m^2为宜,栽双粒谷秧;二是要注意后期不脱肥,注重施用穗肥,以免因前期生长旺盛而造成后期脱肥,表现早衰现象。  相似文献   
3.
籼型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溪香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优质、多抗、强配合力的不育系是开展杂交水稻育种的前提和基础。我国 70年代育成的珍汕 97A、V2 0A等不育系 ,在当时为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 ,及配制强优势组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优质杂交稻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但品质育种起步时间不长 ,目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优质杂交稻组合 ,米质大多是省部级三级及以下优质米 ,且多为野败类型。其原因在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不育系 ,特别三系不育系 ,绝大多数为早稻类型 ,品质较差 ,表现在垩白度大、透明度差、直链淀粉含量偏高 ,胶稠度偏硬 ,稻米主要…  相似文献   
4.
隐性紫叶水稻的改良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水稻原始材料Parpte Cknck进行了多年多代改良,育成综合性状优良、育性转换明显的隐性紫叶两用核不育系99H114紫S和一批农艺性状优良、株高适中、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隐性紫叶水稻株系。对隐性紫叶两系核不育系99H114紫S的应用前景与隐性紫叶株系的进一步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将隐性紫叶性状导入不育系,籍标记性状可在实验室或秧田期对假杂种作出有效的判别和剔除,以克服两系法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波动的障碍,用实验室或本地苗期签定代替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南繁鉴定,提高杂交水稻生产用种纯度;对结实良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紫叶林系,在旅游区进行合理布局,可作为观赏稻栽培。  相似文献   
5.
育秧是移植水稻栽培技术上的重要环节。秧苗素质的好坏,对良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都有密切关系。本文针对当前生产上大多施用单一元素肥料,特别是重氮轻磷钾,导致缺磷贫氮,限制了水稻单产提高,采用不同肥料及其配合施用,考查秧苗素质好坏及对产量的影响,并作出经济评价。为培育壮秧提供较有效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